广州海珠湿地 通讯员供图羊城晚报讯 记者李春炜、通讯员海宣报道:2月2日是第27个世界湿地日,今年的主题为“湿地修复”。在世界湿地日中国主会场上,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宣布,我国新增18处国际重要湿地。其中,广东省的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和深圳福田红树林湿地成功入选。
4月2日,由广东经济科教频道和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联合主办的“中国光大银行广州分行2023海珠国家湿地公园生态马拉松”在海珠国家湿地公园鸣笛开跑。2000名跑步爱好者用脚步丈量全球最大城央湿地。2000名跑者参与比赛。
今天是2月3日,农历正月十三,亲爱的用户和粉丝们,早上好!广州今天多云到阴天,早晚有轻雾气温15℃~26℃【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成为国际重要湿地】2月2日,在世界湿地日中国主会场上,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林洁)4月2日,2023海珠国家湿地公园生态马拉松在广州市海珠国家湿地公园鸣笛开跑,2000名跑步爱好者用脚步丈量城央湿地。2023海珠国家湿地公园生态马拉松鸣笛开跑。受访者供图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地处广州中央城区,总面积约1100公顷。
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广州的中心城区,是在权衡超过万亿土地商业开发价值和生态保护之后,建立起来的1100公顷城央湿地公园。海珠湿地的前身是万亩果园。经过十年持续生态修复和湿地生境再造,海珠湿地蜕变成水清、花香、鸟欢的全民共享绿意空间。
6月10日端午节当天,“百舸竞渡·珠水长流”——2024年广州国际龙舟邀请赛嘉年华在海珠湿地公园举行。龙舟活动集体育与娱乐于一体,是端午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传承年代久远、流传地域辽阔、人民群众喜爱的民间文化活动。广州地区的端午龙舟习俗尤其久盛不衰,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湿地春来早。2月4日立春节气,在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市民游客熙熙攘攘走在绿荫道上。春风拂绿,碧波涟漪,野鸭、鸳鸯在湖面戏水觅食,画眉在木棉树上婉转歌唱,举着相机的市民,尽情记录着春天的热闹。广东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冰岛虞美人花海吸引游人驻足留影。海珠湖畔的美人蕉。
广州城市新中轴线上距离城市中心地标广州塔不到五公里处“藏着”一个特大城央湿地——海珠国家湿地公园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广州的中心城区是在权衡超过万亿土地商业开发价值和生态保护之后建立起来的1100公顷城央湿地公园↑这是2017年8月16日拍摄的广州海珠湿地。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马思泳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秋明近日,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在官网发布关于《广州市湿地保护规划(2023-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征求意见稿)》)向公众征求意见的公示,公示日期为8月15日至9月15日。
作为国内超大城市中心城区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生态湿地,海珠湿地在城市生态中的价值益发凸显。十年,捷报频传:从探索性提出“只征不转”政策,到通过立法开展永久性保护,再到加快推进生态修复、频频刷新物种新纪录,海珠湿地不仅成为多样生物的栖息地,也演变为汇聚发展新优势的重要城市生态空间。
5月28日,2023年全国林草科技活动周启动仪式在北京举行。海珠湿地位于广州市新中轴线南段,被誉为广州“绿心”,总面积1100公顷,是我国大城市中最大的国家湿地公园,这里积淀了千年果基农业文化精髓,是候鸟迁徙的重要通道、岭南水果的发源地和岭南民俗文化的荟萃区,每年吸引接待近1000万游客,具有得天独厚的林业科普资源和涵盖广泛的受众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