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体义 见习记者 张魏5月29日,河南省文艺界迎来了一场文学盛会——《印象·现场:我所认识的墨白》首发式在郑州举行。这本书的出版,不仅是对墨白文学创作的一次全面回顾,更是对他独特文学世界的深入探索。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张冬云《通往青藏高原的道路》近日由河南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本书是著名作家墨白近年来行走文学作品的一次合集:《洛克的目光》记述的是从云南赴青藏高原的旅程;《天果洛、地果洛》写的是自青海入青藏高原;《音乐唤醒的旅程》是从四川前往青藏高原的路程的记录;《三江源的野生动
□墨白2023年6月中旬,我因来信阳参加活动回到鸡公山小住。16日上午10点,我突然接到张晓雪的电话,她在电话中告知我她父亲田中禾先生在5月底回老家唐河时感染了病毒,回郑州后一直住院,病情不见好转。我惊愕。第二天下午我匆匆赶回郑州,约晓雪见面,仔细了解田先生的身体现状。
□刘海燕7月26日早晨,在贵阳远郊培训的我,看到作家墨白发来的哀讯,那一刻窗外几十米外高坡上正有绿皮火车轰鸣经过……想起田先生长篇小说《十七岁》封面语,“岁月漫长,转眼我们就要远行”,悲从中来……田先生,您突然就要远行了?!
《 河南日报 》( 2024年11月25日 第 06 版)□张延文第一次到墨白家中做客,就被他的藏书之丰富和精良震撼:客厅、书房和卧室里都放满了书柜,简直就是一个另类图书馆。阅读对于墨白的写作,其价值和意义是不言而喻的,正是这种精品的意识,保证了他写出了一系列的优秀作品。
《 河南日报 》( 2025年02月20日 第 08 版)□郭海荣在阅读《通往青藏高原的道路》时,我深切感受到文体打通带来的文化自信,墨白的写作自信,源于他深厚的文化自信,这种自信使得他能够突破传统文体的束缚。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体义由河南省小说研究会、大观杂志社主办的河南省小说研究会2023年年会暨开封市小说研究会成立大会,2023年12月30日在开封举行,来自郑州、洛阳、焦作、平顶山等省内的代表与开封当地的作家、评论家、高校学者近40人与会。
时间坐标:2001年4月。关键词: 大火 死亡 流浪 退稿 先锋写作。母亲本是黄河岸边长大的姑娘,因为黄河多年泛滥,家里缺吃少穿,便在逃荒中以粮食为代价成为墨白父亲的媳妇,而且一气为这个农家生养了7个儿女,使这个本来平凡的家庭在全村呈现出一派人丁兴旺的景象。
7月26日,大河报·豫视频《看见》记者从田中禾好友处获悉,2023年7月25日,田中禾先生在郑州去世,享年82岁。田中禾先生(1941-2023),2019年10月19日在“田中禾文学创作60年暨《同石斋札记》研讨会”上。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张冬云2024年4月20日,冯杰作品研讨会在郑州大学文学院召开。此次会议由郑州大学文学院,河南省文艺评论基地主办,郑州大学文学院河南文学研究中心、河南省小说研究会、二月河文学艺术研究中心,河南省中原文化研究中心等机构承办。
每次乘高铁回家,我都会先来到颍河边坐下来,看着黑色、深蓝色或者湖蓝色的船舶从河道里漫漫驶过,船舶划开的波浪从远至近一波一波地击打着我脚下的堤岸。颍河与黄河,这两条相隔两百公里的河流,在中国古代,曾先后由鸿沟与贾鲁河两条人工运河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