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6月13日讯 目前夏粮收获正在进行中,山东省农科院的专家们也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小麦的脱粒选种工作。作为山东省农科院选育的“功勋”小麦品种,“济麦22”是目前我国适应性最广、年推广面积最大、用作亲本和研究材料最多的小麦品种,累计推广3.
央广网济南11月25日消息(记者刘博伦)11月24日,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介绍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打造沿黄“齐鲁粮仓”和绿色高效农业示范带情况。
3月22日,记者从2023年济南市科技工作会议上获悉,近年来,山东省农科院在济南市政府、市科技局的大力支持下,着力推动综合改革,在科研体制机制、人才制度、成果转化制度、“放管服”等方面进行探索突破,科研创新环境不断优化,创新活力不断提升。
齐鲁网·闪电新闻6月22日讯 当前,寿光已进入麦收高峰期,这两天,山东省农业农村厅组织专家组对位于田柳镇赵家村的良繁田进行实打测产,最终,该地块种植的济麦22品种取得了实打亩产769.32公斤的好成绩。
进入6月下旬,山东6000余万亩小麦全部完成收获。回顾今年的麦收,众多山东培育的新品种成绩抢眼。农谚说,“好儿要好娘,好种多打粮”。随着这些新品种的进一步推广,将为推动实现粮食增产提质、建设更高水平的“齐鲁粮仓”提供坚实的支撑。
央视网消息:山东是我国第二大小麦主产省,也有大量冬小麦和夏玉米的轮作区。今年,山东夏粮再获丰收,还为周边省份提供了3.4亿斤小麦种子,夏玉米也进入成长关键期,这一切都要以良种为基础。培育一个新品种至少需要十年,跨越几代育种人,而种子芯片的科技树就扎根在辽阔的原野和广袤的农田上。
微风拂过田间,层层麦浪翻滚。孟夏时节的潍坊诸城,进入了一年中最为忙碌的机收时刻。位于诸城市相州镇的9.1万亩优质粮食生产基地,是诸城市8个小麦大面积单产提升示范片区之一。伴随着轰隆隆的机械作业声,几十台联合收割机正往返穿梭在田间,片刻工夫,一大片麦田就完成了收割。
提示信息直播日照6月10日讯 日照农发集团种植的600亩良种小麦喜获丰收。去年,农发集团在农业专家的指导下改种推广济麦22小麦良种,该小麦具有高产抗倒伏等特点,在丘陵地带每亩能产600斤左右,同比去年增长10%。想咨询?要投诉?提建议?
齐鲁网·闪电新闻10月13日讯 眼下,潍坊“三秋”生产加速推进。科学做好秋播工作,对来年粮食增产具有重要意义。10月13日,在潍坊市坊子区的一块农田里,农技专家李桂贤正在仔细查看旋耕后的土壤墒情,并指导种植户科学播种。
“三夏”时节生产忙!据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农情调度,当下山东夏收基本处于收尾阶段,夏种也正如火如荼地开展。在渐渐清晰的夏粮丰收图景中,一批“鲁”字头良种表现抢眼,它们多次创造高产典型,挑起了全省粮食丰产增收的“大梁”,为粮食安全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
来源:【爱济南新闻客户端】6月10日,历城区唐王街道大徐家庄村种粮大户徐加雨完成了麦收,亩产达1280斤。10年前,徐加雨响应国家号召开始流转土地,并对新品种进行试种;10年后,他流转的土地面积达到300余亩,种植的小麦品种都换成了“济麦22”。
[x]Player version Player FPS Video type Video url Video resolution Video duration 先锋档案:中国饭碗要装中国粮,这就要求种源必须自主可控。
齐鲁网·闪电新闻4月29日讯 抓好粮食生产,良种是关键。在产粮大县德州市临邑县,小麦量质并重发展,让饭碗端得更好、端得更牢。魏德东是临邑县的种植大户。最近,他专门邀请省农科院和种业公司的专家,对合作社的2000亩小麦进行了一次测评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