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空中,总能看到成群的大雁南飞。大雁作为时常被文人墨客歌咏的物象,具有非常丰富的寓意,自古被视为“五常俱全”的灵物。大雁是有名的候鸟,每当到了秋天,大雁便成群结队浩浩荡荡地飞向比较温暖的南方过冬。到了第二年春天,它们再次经过长途旅行,回到北方产蛋繁殖。
每年秋高气爽时,大雁就会排成“一字形”或者是“人字形”向南迁徙,等到来年春天时它们又会从南方返回到北方过冬。那么问题来了,大雁为什么不一直留在南方,而是要每年来回迁徙呢?大雁的迁徙路线迁徙并非是鸟类独有的行为,鱼类每年也会定期洄游;非洲地区的哺乳动物们每年也会来回迁徙。
12月中下旬以来冬意渐浓在磁县溢泉湖越来越多的大雁来到这里栖息越冬它们或在水面觅食嬉戏或在空中翱翔构成一幅“湿地雁影万羽飞”的壮观景象12月27日,记者沿溢泉湖生态环湖路一路向西前行,在路村营乡泥河村段的湖畔看到,一群群大雁在湖面上戏水,一个个摄影爱好者在湖岸边拍摄。
沅江市琼湖街道界河村有一个“天鹅湖”,这里常年栖居着一群不再随季节迁徙的候鸟——鸿雁。记者日前跟随市老科协的专家们前去考察时,这些体型优美的精灵或在林间啄草,或在水面嬉游,或在滩头栖息,一派怡然自得的光景。
朋友买了一些饼干、薯片、杂食,准备在草地上喂食大雁,大雁立刻站起来,围绕在我们身边。朋友一面把饼干丢到空中,一面说:“从前到夏天快结束时,大雁就准备南飞了,它们会在南方避寒,一直到隔年的春天才飞回来,不过,这里的大雁早就不南飞了。”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2月3日讯(记者明眺生)眼下,雨雪冰冻天气持续,有读者致电长江日报问:“在武汉越冬的候鸟,会不会因为天气太冷,再往南飞?”2月3日,记者就此问题采访了武汉多位鸟友。2月3日,武汉街头的梅花被冻成“冰糖葫芦”。
扬子晚报网10月12日讯(通讯员 武家敏 记者 梅建明)进入秋天后,南京的天气明显转凉。连日来,在南京滨江外滩的上空,接连飞过了一群群大雁,开始往南迁徙。图为空中的大雁南飞只见这些大雁边飞行,边在空中变换着各种造型,时而“人”字,时而“众”形,时而“一”字,从长江上空往南飞去。
图为成群的大雁飞在空中扬子晚报网10月17日讯(通讯员 武家敏 记者 梅建明)最近,南京天气降温,一些鸟儿开始南飞越冬。在南京鼓楼区的滨江外滩上空,就接连飞过了一群群大雁,往南迁徙。只见它们排成不同的阵形,飞行在天空中,十分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