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青年报近日,美国智库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发表的一份报告,揭开了“印太经济框架(IPEF)”无法回避的真相:“印太经济框架”成员国中的韩国等大多数国家近10多年对华贸易依存度逐渐提升,美国意图制衡中国影响力、实现贸易多边化的目标难度较大,所谓“去中国化”更是难上加难。
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报道 记者 李梓瑜】据《韩国先驱报》11日报道,美国正加紧向韩国施压,要求其配合美方对华出口管制,敦促韩国只向盟国提供高带宽内存(HBM)等先进芯片。中方此前多次就美国对华芯片出口管制表明立场,坚决反对美方胁迫其他国家搞对华出口限制。
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报道 记者 李梓瑜】据香港《南华早报》报道,德国智库墨卡托中国研究所(MERICS)当地时间10月2日发布的一份分析报告显示,尽管西方对中国的贸易限制措施不断增加,但过去20年来西方对中国产品的依赖程度却“显著”上升。
据韩联社,韩国贸易协会6月5日发布一份报告指出,虽然韩国对华出口持续走下坡路,但对全球除华市场的出口则实现增长,韩国出口市场整体呈现多元化趋势。报告指出,受到中国出口自立程度逐渐提升的影响,韩国对华出口持续乏力,自华进口进一步增加。据报告,韩国对华出口依赖度从2018年的26.
韩联社9月17日文章,原题:“过去10年,包括韩国在内的‘印太经济框架’成员国对中国依赖加深,多元化并不容易” 根据美国智库近日发布的一份报告,“印太经济框架”成员国中,韩国等大多数国家在过去10余年里对华贸易依存度逐渐加深,美国实现贸易多边化的目标难度较大。
12月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了《欧洲蓝皮书:欧洲发展报告(2022~2023)》。蓝皮书指出,中欧的经贸合作依赖度较高,就成员国来说,中德之间贸易依赖关系最强。欧盟统计局通过数据说明了中欧经贸关系具有较高的依赖性。
【环球网报道 记者 姜蔼玲】韩国《东亚日报》9日独家报道称,自美国2022年10月禁止向中国出口先进半导体设备以来,在主要半导体设备生产国中,韩国成为“受打击”最大的国家,相比之下,日本和荷兰在相关领域对华出口却呈现增长态势。
据韩国《亚洲日报》24日报道,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在全球产业链结构重组过程中,韩国在芯片、电池等产品所需核心矿物上对华依赖程度不降反升。 韩国进出口银行海外经济研究所24日发布的《焦点报告》显示,2023年韩国在芯片核心原材料上对最大进口来源国中国的依赖程度上升。
真可谓是没有最无耻,只有更无耻。端着中国的碗赚得盆满钵满,现在看到美国对中国下黑手,非但不偏向于中国,反而要成为美国的帮凶之一。而本以为德国是无奈之举,此次派遣副总理是为了缓和中国关系,寻找一种新的贸易交易和平衡方式。
中韩通讯社,韩国金禅子, #金禅子##金光明##中韩通讯社# 韩国金禅子# http://www.chinakoreanews.com/我的故事频道,链接,金禅子,融媒体入口. ,https://story.kak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