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总是把历史责任赋予青年,青年的命运也从来都同时代紧密相连。跨越129载风云涤荡的珞珈胜处,武汉大学巍然而立。一砖一瓦镌刻来时低语,一字一句写下时代记忆。当青春的力量从这里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交汇,那些初入校园的青涩少年,已在成长中显露锋芒。
黉门街因华西医院而成繁忙之地。刘陈平摄黉门街紧挨着国学巷,直通老南门大桥。很多人第一眼看到这个地名的时候,都会看错以为是“黄”或者“簧”字。其实这个字念“洪”,是一个现代汉语中不怎么使用的罕见字。而说起国学巷,大家都会想起全成都日人流量比春熙路还多的地方:华西医院。
稷门之下,系水之侧。经过近五年的考古发掘,淄博市临淄区齐都镇小徐村西的齐故城小城西门外建筑基址群,日前被认定为稷下学宫遗址。2月25日,带着诸多好奇和疑问,大众日报记者前往遗址现场探秘。史料记载,稷下学宫始建于公元前374年,因位于临淄稷门之下而得名,存续达150余年。
大同古城是大同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不可估量的稀缺资源。古都情结扎根于每个大同人的心灵深处。大同日报新媒体编辑部开辟专题栏目《老照片故事》,以珍贵的老照片来讲述大同故事,留住古城记忆,记住大同乡愁。
黉门街的“黉“字老成都人习惯读作”黄“(音),曾经一段时间成都有些路牌和公交车站牌上写成了“簧门街”,第一字变成了弹簧的“簧”。这个事情当时在报纸上还引起了一阵纠错风潮。成都有不少街道名都含有生僻字,这些生僻字的背后都是一个个有趣的故事。你还晓得哪有有趣的生僻字街道名呢?【方言十
「精选」探索一场古老文字的神秘之旅!这些生僻字集结了多少文学巨匠的智慧一、“黉”字怎么读:黉,读作黉(hóng),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的三级字表中,序号7912。二、“黉”字的基本释义:基本释义<名>古代的学校。农事既毕,乃令弟子群居,还就黉学。
地名是一定的社会群体为特定的地域所约定的专有名称,包括自然地理实体名称、行政区划名称、街路巷名称、具有重要地理方位意义的地理实体名称等,各种类别、各种层次的地名形成一定的社会生活的特点。地名是大地上的文化基因、根脉记忆,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根”与“魂”。
1934年的《成都街市图》1、据统计,“中山路”是全国重名最多的路名,全国各省市共有“中山路”187条,但成都主城区却没有中山路(双流区和都江堰市各有一条“中山路”)。2、成都主城区以数字开头的街道名,从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