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对主播和弹幕行为的监管和审核,“管理规范”首次发布了对未成年人收看直播的限制规定。首先,在未成年用户观看直播的时段和时长方面规定:直播平台应严格控制未成年用户观看直播的时段和时长,每日22时至次日8时,直播平台不应以任何形式向未成年人提供直播服务。
坊友们会经常核对自己的银行卡余额吗?上个月家住虹口区的徐先生突然发现自己的银行卡里少了3、4万元存款,卡里的钱居然被女儿用来充值网游了。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就打出了长长的流水凭证,而他的女儿目前只有初中二年级。
“熊孩子”用爷爷手机疯狂“氪金”1.5万元;8岁小男孩观看游戏直播一晚打赏17万元……近年来,未成年人在家长不知情的状况下高额充值网络游戏所引发的纠纷时有发生,游戏服务提供者和监护人责任到底该如何认定,双方往往各执一词。
游戏行业首个完整的消费管理规划来了。5月28日,中国互联网协会发布《未成年人网络游戏服务消费管理要求(征求意见稿)》团体标准。针对未成年人玩游戏涉及退费的问题,该“团体标准”提到,网络游戏服务提供者、监护人等过错方应当根据各自过错情况分别承担相应的责任。
从最早的5万元到调整为现在的10万元,我国商业保险对以死亡为赔付条件的未成年人身保险,一直都有最高投保金额的限制。然而随着现在疾病发病率、医疗费用等健康和生存环境的改变,未成年人“死亡时保险公司实际给付保险金总和不得超过10万元”这一投保和理赔限额已经不能满足现在的需求。
针对今年以来出现未成年人利用成年人(主要是家长)账号进行大额游戏充值消费的新情况,广东消委会日前约谈了游戏经营相关企业。8月3日,广东消委会向广大家长发出消费提示。家长切勿采用“免密支付”或绑定大额银行卡广东消委会指出,家长应引起高度重视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问题。
未成年人游戏充值和打赏案件,当前呈现“低龄高额”的态势。据北京互联网法院综合审判三庭(少年法庭)法官王红霞介绍,从北京互联网法院此前的判例来看,年龄最小的案件当事人仅有4岁,诉讼中要求返还的平均标的金额是8万元。面对此类网络游戏充值和打赏纠纷,法院如何处理家长的退费申请?
数字经济的浪潮深刻改变着人们的日常生活,未成年人作为数字世界的“原住民”,其网络游戏消费行为及相关权益保护问题正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近年来,未成年人充值退款纠纷时有发生,甚至衍生出“游戏代退费”诈骗产业链,暴露出网络消费保护的新漏洞。
爱玩手机沉迷网络游戏的儿童和家长争夺手机。图/IC photo暑假期间,未成年人有了更多接触电子产品的机会,网络游戏话题备受关注。2024年5月28日,中国互联网协会发布《未成年人网络游戏服务消费管理要求(征求意见稿)》团体标准。这是游戏行业首个完整的消费管理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