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网络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请悉知。西晋太康年间,洛阳皇宫内暗流涌动。司马伦,这位年过半百的赵王,正密谋一场惊天动地的篡位行动。作为司马懿最小的儿子,他野心勃勃,觊觎皇位已久。他不知道的是,这场权力游戏将如何改变整个王朝的命运。
“毕猎!” 号角声吹起后,有宫中司礼官高声大叫。 朝臣们三三两两,或骑马或步行,聚集在北邙南冈的空地上。 十二辆狩猎获车中,堆满了雉鸡、麋鹿、雀鸟等野物,鲜血淋漓,淌了一地的血迹。 伪帝司马伦虽然身穿戎装,根本没有真正去打猎,一直坐在武帐中和孙秀酣饮。
喜爱品读和研究“三国”的朋友,一般都知道司马懿有两个非常厉害的儿子,一个是司马师,另一个则是司马昭,司马师为人非常强势,公然废黜魏明帝曹叡托孤于其父司马懿,且已被司马懿精心辅佐了十二年之久的嗣君齐王曹芳,这恐怕是司马懿本人都不敢这样做的!
在别的动乱年代,总会出现几个水平特别强悍的老大,互相打得不亦乐乎,发挥自己最大的能量,像三国时代那样,偏是这个时期,几个集团的老大都很笨,即使原来不笨,可一旦坐到皇帝的座位上,脑袋就变得笨起来,典型的就是刘聪父子。
此公明鉴似曹操,忠勤似诸葛,虽手握重兵,雄据一方,却怀止足之分,安享武夫尊荣。中国人有一个不太好的习俗,就是尊贵之人一般都喜欢养尊处优,也就是贵人们皆不喜从事体力活动,用孟子的话说就是“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