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6日,湖南妇女儿童医院曾荻洵主任刚坐下来准备迎接今天的第一个就诊患者,就看到门口有人在焦急徘徊,时不时往诊间张望。曾主任问道:“您是XXX吗?“不是的,我是董XX,我挂号顺序靠后,但我来得比较早,我在网上看到您治疗肉芽肿乳腺炎很厉害,所以特意来找您。
“哎呦,痛死了!医生啊,我的胸长了好大一个肿块,疼痛难忍,皮肤还有点发红,吓死我了,不会是乳腺癌吧!”近日多名宝妈带着难言之隐来到湖南妇女儿童医院乳腺科门诊,诉说着她们的苦楚。曾荻洵主任仔细检查了宝妈们的情况,原来并不是得了乳腺癌,而是另一种乳腺问题——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
唐女士,39岁,半年前发现左乳肿物,如“蚕豆”大小,表面无红肿,在某三甲医院保守治疗半年有余都没完全治愈,其间反反复复发作3次,无奈之下到处寻医问药,后从网上了解到曾荻洵主任治肉芽肿乳腺炎有特色技术,遂来到湖南妇女儿童医院乳腺科。
陈女士,29岁,湖南常德人,一年前,刚哺乳完不久,一夜之间右乳出现一肿块,红肿发烫,第二天便在常德当地医院入院治疗,治愈出院后又复发,又继续在门诊穿刺、引流、排脓和服中药治疗半年有余,虽然病情有所缓解,但总是反复发作,难以根除。
我被称为乳房新杀手,我的名字很啰唆,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曾用名:浆细胞性乳腺炎、导管扩张症、非哺乳期乳腺炎……我的外貌很丑,红肿热痛,破溃流脓,千疮百孔。专门侵蚀产后不久的乳房,因为那里积存了我们的食物。我们的破坏性很强,无论多么美丽矜持的女人,也让她们痛苦不堪、身心俱疲。
来源:【华声在线】华声在线4月25日讯(通讯员 田家惠)赵女士(化名),35岁,是一位5岁孩子的母亲,两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乳疼痛,2~3天后自行发现左乳有一个约3cm的肿物,后肿物逐渐长大,伴有低热,她在当地医院就诊后,被诊断为残乳进行了一段时间治疗,后又在一家中医院进行左乳肿
“王主任,太感谢了,反反复复几年了,现在终于能松口气了……”青岛滨海学院附属医院甲乳外科病房,刚刚做完手术处于恢复期的张女士高兴地跟查房的王炳高主任医师说着自己术后的感受。今年28岁的张女士,被非哺乳期乳腺炎缠上已经足足3年。这3年,就像一场漫长又黑暗的噩梦。
通讯员 蒋芳芳 记者 陈甜田近日,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乳腺中心贾中明教授团队与手(显微)外科刘永涛教授团队联合,成功为1名年轻女性患者实施了乳腺病灶切除联合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术,在治愈乳腺疾病的同时还保留了完整的乳腺外形。
“手术前一直担心会不会留下难看的疤痕,没想到损伤这样小,张主任手术水平一流”。已经有两个孩子,断奶三年的吴女士,无意中发现自己左侧乳房突然红肿、胀痛,四处求医,用了很多民间偏方,症状无缓解红肿范围反而持续加大,外院医生建议切除大部分乳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