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夏燕靖(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特聘教授)南京云锦素有“寸锦寸金”的美誉。明末清初诗人吴梅村曾赞美云锦:“江南好,机杼夺天工。孔翠妆花云锦烂,冰蚕吐凤雾绡空,新样小团龙。”其中一句“孔翠妆花云锦烂”,便是特指南京云锦妆花缎,可谓是对云锦纹样及色织技艺的生动写照。
云锦做的龙袍、织的手工艺品,我们都见过。但用云锦能把富有意境国画织出来吗?织出来是什么样子呢?扬子晚报记者前去探访。现场看到,富有灵魂的国画,被云锦织就后,画上流光溢彩、美轮美奂。不仅更加立体,也给画作赋予了新的生命感。
“江南好,机杼夺天工,孔雀妆花云锦烂,冰蚕吐凤雾绡空,新样小团龙。”明末文人吴梅村在《望江南》中曾这样描写南京云锦。云锦,独产于南京,集历代织绵工艺艺术之大成,列中国四大名锦之首。云锦以更加丰富的色彩、更加考究的工艺、更加丰沛的意蕴,讲述着不同时代的中国故事、南京味道。
穿过三道院,走下四道门,终于进到明定陵地下二层丝织品库房,库管员苏静轻轻打开铁柜抽屉,一件残破的丝织品呈现在杨冀元眼前。交流后熟练地拿出先进的便携式显微镜开始数据采集。11月24日,明定陵地下文物库房,杨冀元正在使用便携式显微镜采集一件万历的服饰。
“江南好,机杼夺天工,孔雀妆花云锦烂,冰蚕吐凤雾绡空,新样小团龙。”明末文人吴梅村曾如此盛赞南京云锦。在古代丝织物中,“锦”是代表最高技术水平的织物。南京云锦浓缩了中国丝织技艺的精华,被誉为中国四大名锦之一。
文化中国年秦淮灯会的璀璨花灯点亮夫子庙的夜空南京云锦的织机织就新年的锦绣前程🧧🧧🧧🏮🏮🏮2025年春节是首个非遗版春节瑰丽多彩的非遗项目为春节增添了独特的文化魅力让我们走进非遗世界感受南京的古韵今风品味岁月的温暖与深情Al技术为南京大报恩寺“披上”云锦织造传千年“孔雀妆花云锦灿,
9月30日,享誉全球的法国设计师玛塔丽·克拉赛特(Matali Crasset)走进南京云锦博物馆,深入感受“寸锦寸金”的南京云锦,并与云锦大师、云锦传承人等展开了跨文化对话,加深非遗云锦工艺与全球艺术设计的创新合作。
在古代,“锦”是代表最高水平的丝织物,时至今日,南京云锦依然被誉为“东方瑰宝”、“中华一绝”。“一切伟大皆由双手创造”,梦之蓝手工班特别呈现《传世手工》。今天,跟随云锦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周双喜,一起去了解云锦1600年传承的秘密。
近日,《非遗里的中国》第二季在CCTV-1热播,全网又掀起了“非遗热”,网友纷纷表示:被老祖宗的东方美学硬控了!截至2023年12月,我国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项目共计43项,居世界第一。这些非遗瑰宝你了解多少?
12月4日,中国春节申遗成功至此,我国共有44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总数居世界第一除了最新入选的春节另外43个非遗瑰宝都是谁?一起来看看它们的入选历程↓↓↓2008年昆曲昆曲是现存的中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起源于明代(公元14—17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