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区新盛街的中部,傲然屹立着一棵古老的榆树。它的四周挂满了市民和游客寄托美好祝愿的祈福牌,成为新盛街不可错过的一景。3月14日,记者来到这棵榆树前。抬头望去,它的枝干向四面八方肆意伸展,仿佛在诉说岁月的沧桑。尽管已历经百年,但它的树干依旧遒劲有力,透露着蓬勃的生命力。
来源:【绿美江苏】一是古树名木总数有增长。全市现存古树名木共1628株,其中散生古树447株、名木8株、群生古树1173株,古树名木新增108株,去除移栽、灭失的52株比上期(2014年)普查的1572株净增56株。二是三级保护树木比重大。
9月中旬,江苏省住建厅官网发布《江苏省城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规定》明确,城市园林绿化主管部门应加强对城市古树名木保护的监督管理和技术指导,组织开展科学研究,推广应用科研成果,宣传、普及保护知识,增强公众保护意识,提高保护和管理水平。
古树名木,是历史的见证者,也是城市的“绿色瑰宝”。它们历经风雨,依然屹立不倒,承载着岁月的记忆与文化的传承。本月15日起,《古树名木保护条例》正式施行,这对于宿迁市现有的1651棵古树名木,会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近日,市资规局发布宿迁市最新古树名木资源普查成果。显示,宿迁市古树名木总数有增长。全市现存古树名木共1628株,比2014年普查净增56株。其中,一级古树11株、二级古树22株、三级古树1587株。目前,生长态势正常的1535株,占比为94.2%。
历史上曾有许多名人植树的故事被传为美谈。江苏自古人杰地灵,名人辈出,许多名人寄情于林、铭志于树,植了很多树,遍布大江南北、淮水两岸,树种有银杏、国槐、圆柏、紫藤等,名人手植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驻足观瞻、俯仰深思,宿迁的项王手植槐伴随着古老美丽的传说已度过了2200多个春秋。
9月22日是中国农民丰收节,西楚大地处处都是喜人的丰收景象,在宿迁市宿豫区一处300多亩的石榴园,沉甸甸的石榴已经挂满枝头,为乡村振兴增添了一抹亮丽色彩。 走进石榴园,红彤彤的大石榴已经成熟,十分诱人,工人们熟练地采摘着石榴,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现代快报讯(记者 卢河燕)古树名木是城市的历史见证,陪伴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承载着魂牵梦萦的乡愁记忆。12月14日,现代快报记者从江苏省林业局获悉,根据最新统计,全省共有古树名木26277株,散生的古树名木以苏州最多,无锡、南京次之。
据江苏省住建厅微信公号12月10日消息,江苏已全面完成新一轮城市古树名木和古树后备资源普查工作,建立了城市古树名木及古树后备资源图文数据信息库。结果显示,全省有城市古树名木6201株,其中古树5798株、名木425株,古树且名木22株。
现代快报讯(记者 赵丹丹)古树名木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科学、生态和景观价值。根据《江苏省城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规定》,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于2023年9月启动每五年一次的城市古树名木资源普查。
在宿迁市广袤的乡村大地,在风景如画的景区,一棵棵老树、古树,历经风雨,依然挺立,它们见证着历史的变迁,也承载着浓浓的乡愁。3月12日是植树节,今天起,栏目将推出《俺村那棵树》系列报道,带您走近这些“绿色活化石”,聆听它们背后的故事,感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