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即将全新开放的浙江省博物馆之江新馆三楼“伊人红妆”主题展厅,一张朴素的木质轿椅,正被几名工作人员从文物运输箱内小心翼翼地抬出来。很多人猜不到,它就是“国宝”万工轿的“素颜真身”。整个抬轿过程,不能摇晃,每一步都需要小心再小心。
8月29日,参观者在浙江省博物馆新馆观看利用裸眼3D技术展示的越王者旨於睗剑。当日,位于杭州市西湖区钱塘江畔的浙江省博物馆新馆(之江馆区)正式开馆,推出《浙江一万年——浙江历史文化陈列》等13场新展。新华社发(龙巍 摄)8月29日,参观者在浙江省博物馆新馆的数字化展厅里观展。
今天(8月29日)下午2:00,之江文化中心正式面向社会开放。包括浙江省博物馆新馆、浙江省图书馆新馆、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浙江省文学馆四大场馆以及公共服务中心。这其中,浙江省博物馆之江馆区是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一座场馆,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马黎 郭楠 刘玉涵8月29日,浙江省博物馆之江馆正式对公众开放啦!浙江省博物馆之江馆 滕宏鸥 摄影 新馆占地10万平方米,展陈面积有3万多平方米,分布在一楼到四楼。3万多平方米什么概念?我们拿同样新开馆的三星堆新馆做比较,三星堆建筑面积5.
来源:人民网-图片频道2023年8月29日,从空中俯瞰浙江博物馆新馆。2023年8月29日,观众在浙江博物馆新馆的数字化展厅里沉浸式观看“数字古画”。2023年8月29日,观众在浙江博物馆新馆的数字化展厅里参观互动。
西湖文化广场上的浙江省博物馆,从2009年落成开放以来,已经在运河畔矗立了14年。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许多文博爱好者趁着浙博武林馆最后的展览倒计时,抓紧时间赶来参观,除了杭州本地市民,还有不少从外地专程来的,每天博物馆门口都排起长队。
来源:杭州日报8月29日,万众期待的浙江省博物馆之江新馆终于来了!这座全新的博物馆位于刚刚启用的之江文化中心内,今后将与浙江图书馆之江馆、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浙江文学馆和之江文化中心公共服务中心五大文化配套设施一起,为市民带来集自然、人文、艺术、生态于一体的多重文化体验。
在此剧透一下,启用日当天观众将享受到十足的排面,13个展览为大家开放,有《浙江一万年——浙江历史文化陈列》《桑梓漆缘——曹其镛夫妇捐赠古代漆器展》《宋·韵》《丽人行——中国古代女性图像沉浸式数字展》《向东是大海——浙江海洋文化陈列》《江南秘色——浙江古代青瓷陈列》《伊人红妆——宁绍平原的传统婚俗与嫁妆》《保境安民话钱镠——浙江名人专题系列陈列》《太古之音——古琴与中国人的音韵世界》《山水之间——人文数字陈列》《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成果展》《千秋一脉——浙江书画志》,以及《浙江人文探索体验馆》。
这篇说的是《千秋一脉——浙江书画志》,但在此之前要先说一下《山水之间——富春山居图人文数字陈列》,这是浙博专为《富春山居图剩山图卷》开辟的展厅,《剩山图》限时展出到9月28日,我进馆后也是先去的这个厅,但发现已经排起队来,想着已经看过数次,稍后再看无妨,结果看完书画展厅出来,人龙已经排进了远处的《盛世修典》厅,只好放弃。
8月29日,恰逢浙江省博物馆之江馆开馆一周年,《富春山居图》真迹再次现身。去年的今天,在接受潮新闻记者专访时,馆长陈水华就曾经透露,《富春山居图》真迹之后将在富春山居人文数字馆里每年定期展出一个月,现在浙博来“还愿”了:“由于书画的保存,我们不能常年展出真迹。为了满足广大观众的参观需求,正好也是我们之江馆开馆一周年之际,我们重新展出《富春山居图》真迹,大家可以随着人流有序进行参观。”
浙江省博物馆之江新馆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是之江文化中心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场馆,随着新馆的建成,陪伴杭州人14年的省博物馆武林馆区于2023年5月4日正式闭馆,此前,由于武林馆区体量有限,十万余件珍贵藏品只能陈放于库房里难见“天日”,这次地盘大多了,这些藏品终于得以显现真容。
澎湃新闻获悉,4月28日,“丽人行——中国近现代女性图像展”在之江新馆拉开帷幕。展览汇聚了10家文博机构的120余件(组)展品,通过出版物、服饰、广告画、书画作品等展现中国近现代历史洪流中的女性力量,为当代社会带来思考。
浙博之江馆区为镇馆之宝《富春山居图》(剩山图)专设展厅。27日上午,观众在展厅里与名画互动。秦宇杭摄“蔚为大观——全省博物馆百大镇馆之宝特展”日前在浙江省博物馆之江馆区开幕。浙江省博物馆馆长陈水华说,这是浙博之江新馆开放后推出的首个重量级临展,是浙江文物精品最集中的一次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