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湘都市报7月19日讯(全媒体记者 杨斯涵 黄京 实习生 邓虎 刘良语)坚持公益性原则,不得以营利为目的,做到“零收费”……近日,2023-2025学年我省面向中小学生开展的全省性竞赛活动公布,其中包含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大赛(湖南省选拔赛)等23项竞赛,这些竞赛活动有效
近日,教育部公布44项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名单,强调竞赛结果不得作为招生入学依据。此次公布的名单,是今年3月《关于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管理办法》修订后的首个名单,也是竞赛评审周期由一年调整为三年后的首次发布。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等四部门关于印发〈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管理办法〉的通知》,以下简称《管理办法》)精神,由主办单位自主申报,经组织专家进行评审、公示和复核等程序,确定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创新挑战赛等44项竞赛活动为2022—2025学年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
关于共同抵制面向中小学生违规竞赛活动的提醒暑期将至,近期巡查发现,各地中小学违规竞赛有所抬头,一些组织和个人打着拔尖人才早期培养、数学思维创新能力测评等旗号组织开展违规竞赛。个别培训机构和教育自媒体等鼓吹竞赛与学生评优、升学挂钩,散布谣言、贩卖焦虑、非法敛财,损害孩子身心健康。
有人借寒假之机违规举办竞赛活动。对此,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进行了严肃查处,并再次提醒广大学生和家长:凡未列入教育部公布的《2022—2025学年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名单》的均属违规举办的“黑竞赛”;所有竞赛的结果均不得作为中小学生招生入学依据,也不得作为中高考加分项目。
尽管教育主管部门三令五申,但很多迹象表明,中小学生“卷”竞赛势头不减。从博导下场小学生竞赛,到硕士落败初中生科创赛,还有RFID技术、蒙特卡洛算法、胶质瘤干细胞等,不少中小学生科创竞赛的获奖项目已经过于“超纲”,一度被怀疑是一群成年人在参赛,即“代理人战争”。
近来生活有些忙,接触到的各类校内校外比赛有些多,还有一些全国赛事,外加想让孩子准备公开的特长班选拔,光是协调两个孩子的时间和安排,就让我觉得很忙碌了。前几天收到了孩子参加的新加坡数学比赛的成绩单,弟弟拿了金奖,哥哥拿了铜奖。
尽管教育主管部门三令五申,但很多迹象表明,中小学生“卷”竞赛势头不减。从博导下场小学生竞赛,到硕士落败初中生科创赛,还有RFID技术、蒙特卡洛算法、胶质瘤干细胞等,不少中小学生科创竞赛的获奖项目已经过于“超纲”,一度被怀疑是一群成年人在参赛,即“代理人战争”。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邓宇晨、实习生唐卓雅“HBS(华杯赛)和XWSX(希望数学)成绩都下来了,你家娃今年BS(杯赛)情况咋样?”3月以来,陈畅明显察觉小升初家长群的气氛变得焦灼起来。随着各类“地下奥数比赛”成绩纷纷出炉,2022年的小升初抢位战也将拉开大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