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如是】网络弄潮“说书人”——聆听历史文化领域知识博主的获得感本刊调研组有关普及历史知识、分享文化体验的活动,人们已历经良多。今天,那些令人昏昏欲睡的讲述方式,在年轻人青睐的网络平台上,似乎已无人问津了。一群活跃在社交媒体平台的博主,悄然占据了网络视野。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 王峰12月9日晚,我省评书表演艺术家赵维莉从艺50周年汇报演出在河南艺术中心音乐厅举行,该活动由郑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北京保利剧院管理有限公司、河南艺术中心主办,现场欢声笑语不断,赵维莉和多位河南曲艺名家同台献艺,让观众回到以往评书相伴的日子。
2021年12月中旬,刘兰芳播讲的新编评书《新斗罗大陆》在喜马拉雅等平台上线。近日,中新社“东西问”专访评书表演艺术家刘兰芳,尝试讲述她的艺术人生,与曲艺在新时代的生长契机,回答曲艺为什么“永远有它的生命力”。
一到周末,大东区上园街道沈大小区的文化广场就热闹起来。残疾青年马长辉以其独特的说唱风格,为居民们表演自己编写的评书小段。入夏以来,“小马说评书”成了社区广场一道特殊的风景。追求理想克服残疾闯沈城1978年,马长辉出生于法库县三面船镇。
“黄风岭,八百里,曾是关外富饶地。”近日,在《黑神话:悟空》游戏正式上线后,该游戏第二章中的曲艺,引发了众人关注。这段时长不到两分钟却能在社交平台上获得超千万观看量的曲艺,正是出自于陕北说书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熊竹英的配音。
文:晚秋图:来自网络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农村,几乎没有文化生活可言的。除非县里放映队每年下乡放几场电影。为了满足农村人对文化生活的需求和渴望,每到农闲时便找来走村串巷的民间艺人,唱上十天半个月,过过戏瘾。老家一带喜欢听的戏种有琴书、大鼓、拉魂腔(四平调)等。
8月下旬,读者“说书人”手持《读者》杂志,介绍读者发展历史,交流阅读与写作,分享“编辑部的故事”。担任《读者》杂志编辑近20年,陈妮娜从“幕后”走到“台前”,成为“说书人”,在直播间讲述杂志背后的故事。
“说一本书下来不说脱层皮也差不多,《康熙大帝》四卷,我说完这四卷书的时候每天做梦都和他们一起,康熙、鳌拜、苏麻喇姑等等,每天都跟他们生活在一起,就是我心目当中的康熙什么样。为什么说文学语言艺术特别有魅力呢?
12月2日,上海长宁,90后女孩马寅青因早产吸氧过量导致双目失明。2016年,她尝试录制有声读物创业,4年累计录制300多本有声书年入近百万,并创建团队解决20多人就业问题,其中15名是残障人士。此外,她还通过办残障有声培训班,希望给予视障人群更多的职业可能性。
主讲人高莉,作为国家一级播音员,连续6年担任央广《中国声音中国年》的总主持人,曾在寻找全国“最有魅力的声音”选拔中获得金奖,也曾获得央广播音主持业务竞赛脱口秀第一名,刘兰芳先生曾说她是“说评书的好苗子”。
张文豪2月10日,刘兰芳在马街书会上演出。武全保摄正月十三,马街书会如期开锣。各路民间艺人负鼓携琴,相会于河南宝丰马街村。“刘兰芳先生来了!”人群中有人喊,艺人、观众簇拥而来。众人踮起脚尖、高举手机,为了争睹“芳颜”。
国产游戏《黑神话:悟空》里,陕北味浓厚的“中式rap”火出圈。说书人熊竹英,从17岁开始学说书、赶场子,离开师傅后一度没活儿,还曾被人赶出门。现在,线上、线下多了很多年轻人的欢呼和点赞,“前所未有的氛围,这就是传统文化的魅力啊!”“我知道热度是会过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