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一遍瑜伽经,听高老师讲解一下章节轮廓和主要概念,我试着写一下复盘记录。复旦大学哲学教授张汝伦说,在哲学诞生之初并非如此,哲学是发自人的本性,“人的人性催生了哲学,人一定会产生哲学。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哲学是人的需要,是人生的基本需要。”
《瑜伽经三摩地篇》23、或者借由祈祷、虔诚的献身给神、达到三摩地境界。比如,我们唱颂OM时,是通过语音与宇宙的原始之间相连接,真实地境界是,OM即是无量光,也是无量的声,可谓音光同体,万物同体之音,它即是神的存地,唱颂的过程就是连接相应,就是祈祷与献身之意。
“约束心灵的变化即是瑜伽”~《瑜伽经》“冥想”即是“约束心灵的变化”!“冥想”是瑜伽的“内核”!“体式”是瑜伽的“表现形式”!所有的瑜伽体式都是在“冥想”的状态下完成的,脱离“冥想”的瑜伽体式,不足以称之为瑜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