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2月8日电 《中国证券报》8日刊发文章《长线资金持续涌入 三大赛道受热捧》。文章称,近一月来,约百家上市公司因回购等事项发布公告,披露了前十大流通股东的最新变动情况。部分外资、险资和社保基金等长线资金的持仓情况浮出水面,汽车产业链、新能源及大消费赛道成为重点加仓方向。
经济参考报消息,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高速发展,产业链相关上市公司也陆续受到投资机构的密切关注。记者注意到,四季度以来,多家新能源产业链上市公司获得了公募、社保基金、外资等机构的增持。同时,还有不少上市公司参设产业基金,对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相关产业项目进行投资。
要点速览:3月3日—3月9日,科技板块走强,其中恒生科技赛道热度最高。具体来看,恒生科技ETF易方达(513010)、港股通互联网ETF(513040)等多只港股科技主题ETF周度涨幅明显。然而,多只纳斯达克主题的ETF产品在上周却表现震荡,周度跌幅超2%。
本报记者 姚尧见习记者 曹原赫由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共同主办的第十一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ESIE2023)将于4月7日至9日在北京首钢会展中心开幕。宁德时代、比亚迪、亿纬锂能等300多家储能企业将闪耀亮相。
12月以来,数十家上市公司因回购等事项发布公告,披露了最新前十大流通股东情况,险资、外资、社保基金及养老金产品等长线资金布局动作频现,大消费、人工智能、医药及新能源等赛道受热捧。长线资金逢低密集布局四大赛道,积极抢筹优质公司。
来源:中国证券报随着上市公司2023年半年报陆续披露,以QFII和社保基金为代表的长线资金调仓动向慢慢浮现。QFII在二季度增持或新进了较多材料行业的公司,而社保基金青睐医药和计算机、通信等行业的公司。
长线资金正在火速集结,借道ETF快速入市。开年以来,养老金产品、企业年金、央企国资等纷纷现身ETF前十大持有人名单。公募基金自购旗下指数基金也超2亿元。在业内人士看来,指数基金成为中长期资金入市的重要渠道,有助于构建资本市场长钱长投生态。
中国股市近期表现比较强势。近期,上证指数持续向上突破,5月9日再次刷新年内纪录,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场内资金结构发生变化。多位分析人士向证券时报记者表示,年初宽基ETF净流入规模明显波动,改善了股市资金面,成为稳定市场信心的重要力量。
高盛亚洲(除日本)股票资本市场联席主管王亚军日前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国际市场对中国资产的信心增强,境外上市案例不断增多,部分优质标的获市场追捧。在王亚军看来,对中国资产的信心增强,源于投资项目质量更优。“我们关注到,一些全球投资者开始对中概股的态度发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