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在上海图书馆举办的《马可·波罗游记》主题系列讲座中,华东师范大学意大利历史与文献研究中心、历史学系副教授张锐从意大利史料文献出发,对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脉络进行了梳理,揭示了文明互鉴的重要意义。以下是讲座的主要内容。张锐中华文明自古以开放包容闻名于世。
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为什么会不同呢?中国的自给自足小农经济,形成了家国文化。在中国,由于实行男耕女织,精耕细作、自给自足的家庭生产模式,对生产技术和生产组织的改进缺乏动力,为了抵御天灾人祸,就形成了宗法社会和宗族文化。
世界很大,却又很小。原本在欧洲旅游的我,没想到在异国他乡观看了我国的哪吒,而且随着哪吒在全球的热映,这部传统中国文化的动漫也让欧洲影迷所惊叹,当我看完后心中都是久久不能平复,各种炫技的特效让人看完大呼过瘾。不过作为中国人,我在欧洲看了哪吒,发现中国和欧洲差异真挺大,包括酒文化!
在欧洲哲学家看来﹐“性即理也”这句话似乎不可思议。可是﹐如果仔细地分析和说明一下﹐欧洲哲学家便会相信﹐东西方思想根本是一致的。西方哲学有两大派别: 即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经验主义者认为﹐知识来自于感觉和印象﹐而理性主义者却说﹐因果律的观念并不出现于感官可以发现的材料中。
中新网山东曲阜7月11日电 (吕妍)以“东西行与问——中意文化交流与互鉴”为主题的中意古典文明对话会7月11日在山东曲阜举行。来自中国、意大利的嘉宾在发言中一致认为,古典文明是古人智慧的结晶,可以为解决当今社会面临的诸多问题和挑战提供智慧源泉。
来源:人民网人民网北京3月25日电(刘动、冯雨欣、马蒂奥)“任何热爱陶瓷的人一生中至少要来一次景德镇,因为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中国陶瓷的千年传统和非凡文化。”意大利蒙特卢波·菲奥伦蒂诺市市长、意大利陶瓷城市协会副会长保罗·马赛蒂在接受人民网专访时这样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