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海报新闻】海报新闻记者 孙杰 报道近日,郑州市人民政府官网发布《郑州市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在今年“头号任务”科技创新方面,郑州提出,要强化与济南、青岛、洛阳联动,提升创新策源能力,争创以郑济青洛为核心的鲁豫国家区域科创中心。
3月1日,以“氢动黄河,零碳未来”为主题的“2024黄河流域氢能创新发展大会”(简称:氢能大会)在山东国际会展中心举办。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理事长申长江,山东人才发展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张祝秀出席大会并致辞。
推动建立黄河流域科技创新协同机制。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要求山东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继续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要深度对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努力成为北方地区经济重要增长极”。
为更好地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实施,2022年10月,科学技术部印发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实施方案》中提到,“通过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突破、沿黄地区科技创新走廊构建,推动由黄河源头至入海口的全域科学治理”,强调发挥科技创新对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实施的支撑引领作用。
中新网济南11月11日电 (记者 孙婷婷)“协作机器人+视觉”实现焊接研究、人工智能心脏电生理大模型研发、早熟优质多抗马铃薯种质创制与利用、黄河几字弯“荒漠化防治大模型”研发与模拟平台构建……10日,正在山东济南举办的2024黄河流域协同科技创新大会上,58项黄河流域重大技术创新
然而,黄河流域产业结构偏重,高污染、高耗能的传统重化工产业产值占比较高,经济发展面临绿色转型、新旧动能转换和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等诸多挑战,亟须通过培育创新生态系统、构建区域创新网络来加快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1月16日,河南省“两会”现场,河南省人大代表赵鹏璞提出关于“创设‘黄河走廊’高质量发展经济带”的建议。赵鹏璞的具体建议包括九个方面:其一,由省主要领导挂帅,成立专门智库,对“黄河走廊”高质量发展经济带的可行性进行论证。
黄河流域是中国北方幅员最为辽阔的地区,自西向东流经青海省、甘肃省、四川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陕西省、山西省、河南省、山东省共9个省和自治区,呈现出明显的“一廊多区、一廊多城”的廊式结构形态。
11月10日,2024黄河流域协同科技创新大会在山东省济南市隆重召开。本次大会以“加强区域协同创新 推进生态绿色发展”为主题,汇聚了科技部有关司局、沿黄其他省区和新疆科技部门、部分高校院所的260多位嘉宾,共同探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科技路径。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摘要:以稳定下游河势、规范黄河流路、保证滩区行洪能力为前提,统筹河道水域、岸线和滩区生态建设,保护河道自然岸线,完善河道两岸湿地生态系统,建设集防洪护岸、水源涵养、生物栖息等功能为一体的黄河下游绿色生态走廊。
来源:大河网大河网讯(记者 何心悦)确保完成投资4650亿元以上、新增城镇就业人数 12 万人,推进黄河实验室、嵩山实验室谋划建设,新建省级及以上创新平台100 家……2月23日,郑州市政府网站发布了《郑州市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确立重点项目目标和民生实事。
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山东省、河南省、四川省、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科技厅: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要求,科技部编制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实施方案》,已经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衔接审核。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中央提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以来,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持续增强,能源粮食安全基础不断巩固,高质量发展亮点不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站到了更高起点上。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戚云雷12日,济南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开幕,济南市市长孙述涛代表市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济南将建设生态宜居典范城市。加快打造黄河绿色生态走廊。统筹河道水域、岸线和滩区生态建设,完善生态空间管控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