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显臣(1915—1982)男,满族,1915年生于抚顺县碾盘乡石富村。童年受当地秧歌活动的熏陶,对唢呐甚感兴趣。每逢年节乡村闹秧歌时,他就主动操起小钗为秧歌伴奏。因为他天资聪明,刻苦好学,10岁时就掌握了秧歌打击伴奏技艺。 马显臣9岁入本乡私塾就读,课余经常学习秧歌曲牌。
总台龙年春晚沈阳分会场的主舞台,设置在了位于铁西区的中国工业博物馆当中。孙名川的演出点位在塔高305.5米的彩电塔上,这里曾被誉为亚洲同类结构第一高塔和东北地区最高的建筑。如今光环虽已褪去,但它仍然是沈阳的地标性建筑,也是很多辽宁人的乡愁。
海城喇叭戏是东北地区最早形成的民间剧种之一,距今有300多年历史,脱胎于海城地秧歌,主奏乐器唢吶俗名“喇叭”,故称“喇叭戏”。以反映当地劳动人民生产生活习俗为内容,贴近生活,自娱为主。2008年6月被国务院确立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唢呐是中国历史悠久、流行广泛、技巧丰富、表现力较强的民间吹管乐器,它不仅是一种技艺,还是一种精神的归属,是一种强烈的自豪感,从古至今,它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手传承下来,其精神亦是一种坚守,只有真正懂唢呐的人,才能无视世间纷乱,手里拿着唢呐,一步步坚定的走下去。
2025泉城交响乐团音乐会曲目推荐:百鸟朝凤《百鸟朝凤》是中国民族器乐十大名曲之一,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丰富的表现力,深受大众喜爱。这首曲子最早源于豫剧抬花轿中的乐曲,后来逐渐发展成为唢呐独奏的经典曲目。乐曲以热情欢快的旋律唤起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对劳动生活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