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山西新闻7月4日电 (记者 杨杰英)“我的父亲一辈子不为名不为利,一心爱国。看着这些图片,我忍不住想要掉眼泪。”站在南侨机工事迹的展板前,南侨机工蔡明训的儿子蔡广河向记者讲述起父亲的家国情怀。7月4日,“弘扬嘉庚精神、凝聚磅礴力量”南侨机工历史图片展在山西省图书馆开展。
中新网海口12月25日电 (记者 张茜翼)聚焦海南籍南侨机工回国抗战的电视纪录片《南海之光(海南篇)》25日在海南师范大学开机。该纪录片将通过小切口、小故事、小视角反映大历史、大背景、大时代,真实还原海南籍南侨机工的英雄事迹。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9周年,南侨机工回国抗战85周年。抗战时期,以南侨机工为代表的海外侨胞,从财力、物力、人力等方面支援祖国抗战,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中新社广州8月1日电 (记者 程景伟)“祖国不会忘记——南侨机工回国抗战纪念展”8月1日在广州华侨博物馆开幕,现场展出相关文物100多件,讲述了当年南侨机工回国抗战的英勇事迹。南侨机工,全称“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服务团”。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之际,德宏州各族、各界人民为彰显海外侨胞历史功绩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在原滇缅公路中国段之终点,一一畹町,兴建“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日纪念碑”,以缅怀先烈,不忘国殇,昭示后人,激励来者,永志纪念。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日本侵略者全面发动侵华战争,一时国土沦丧,生灵涂炭,神州危在旦夕。当时我国与国际联系的际海通道绝大多数被日军封锁,为了打通国际交通线,滇西20万余各族民众自备干粮工具,风餐露宿、肩挑锄刨、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日夜奋战,仅用9个月,以血肉之躯于1938年打通一条全长1146公里,贯通滇西、链接缅甸的希望之路。
中新社北京10月22日电 题:南侨机工回国支援抗日,陈嘉庚为何牵挂?——专访云南师范大学华侨华人研究所副所长夏玉清中新社记者 金旭 门睿今年是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诞辰150周年,他被誉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1939年,在陈嘉庚的号召下,南侨机工陆续分批到云南,支援抗战。
中新网昆明3月3日电 (陈晨)“重返滇缅战场 讲好云南故事”大型公益讲座周末在昆明抗战胜利纪念堂举行,85年前南侨机工回国抗日的历史在华侨大学教授林少川的讲述下再度鲜活。图为林少川讲述他和南侨机工的故事。李嘉娴 摄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重要港口和对外交通要道基本沦陷。
中新网海口7月12日电(记者 符宇群)“南侨机工这个群体有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国家有难,匹夫有责,爱国爱民,我死国生’的南侨机工精神永垂不朽。”马来西亚海南会馆联合会永久名誉会长林秋雅12日在《再会南洋—南侨机工后人千里寻亲路》新书发布会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