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周时,佛教、道教势力急剧扩张,不仅损害了政府的税收与摇役、兵役,也妨碍了世俗地主经济势力的扩展。据《广弘明集》卷7《叙列代王臣滞惑解》载言:公元567年,蜀郡公卫元嵩上书说:“国治不在浮图,唐、虞无佛图而国安,齐、梁有寺舍而柞失。大周启运,远慕唐、虞之化,宜遗齐、梁之末法。”
佛教,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在两汉之际传入中国。起初并没有多大的影响力,但是到了战乱不止的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的“轮回转世”、“因果报应”、“众生平等”等概念,给战乱时期命如草芥的普通大众带来了精神慰藉,因而得到迅速传播。
为了逃避赋役和战乱,许多人剃度出家,寻求寺院的庇护。各个割据政权的统治者,乱世兵兴,割据一方称孤道寡,不知长久之计,因此,荒淫奢侈,却又精神空虚,幻想来世享乐,每每礼佛拜僧,广建寺院,祈求神灵保佑,其中也未尝没有利用佛教麻醉人民,以维持统治秩序的企图。
众所周知,这是一个大乱世,时间跨度长达三百年,民族关系错综复杂,政权林立且更迭频繁。希望以后提到这三百年,想起的不只是江山易主、中原逐鹿、衣冠南渡、五胡乱华的惊心动魄,更要知道在这乱世中,有一股潜流在涌向历史的出口——文化在迭代,民族在融合,社会在重组,制度在新创,秩序在重建,一切都在从分裂走向一统、从异常走向常态。
【感谢】该文章源自整理喜马拉雅音频,闲者知无涯老师的《新佛学金刚经系列课》感谢 【安端】 的引领和指点!感谢 STONE、芦苇、厚朴、李润、辛昕、深海玫瑰-果琋、天心师兄、双林居士、生显、幸运花413、唐木、乒乓SOD、松哥、天凉好个秋、小占、质多医伽阿羯罗多的帮助与支持!
她的自传和几本散文甚至一本专著都找来看了,有两本散文看了不只一遍,有一本还做了些摘抄。李银河先生是否认有神论的,在她极其坦诚又理性的文字里,首先承认了人生终极或本质的无意义,然后又借助福柯的审美生存理论,确定了在有限的生命中去追求所有美好事物,只为自己和美而活的人生观。
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对人的心灵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据《尚书·舜典》记载,舜帝命夔为乐正,教导卿大夫的子弟,通过音乐教化,可使这些年轻人“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即正直而温和,宽大而敬慎,刚强而不苛虐,简捷而不傲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