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示节气是中国人的生活美学,不仅是古人的诗意感触,也有点亮平凡生活中的仪式感。2月4日,立春。晚上7点半,位于北京和平里北街远东仪表公司老厂房的码字人书店,迎来了久违的读书夜话——文珍散文集《风日有清欢》读书分享会。《风日有清欢》写的是二十四节气里的诗与人。
夜风残,冷月弯,锦裘寒,形影单。微倚斜栏,兰花轻颤,八行书难传,不存在梦幻,伏卧窗前,樱桃含丹,伴唱弄琴弦,曲断情未断。百相思,千系念。回眸相看,又过几年,是否还在解着九连环,看着水滴石穿,情谊不减,依旧缠绵。一剪时光线,星火灯几盏,桑田沧海改变。
原文地址:有你,情暖飘香作者:凡来尘往,缘聚缘守,遇见你,是上天给予我最好的眷顾与恩惠。--题记雁过无声风留情,与时光同行,轻挽一帘清淡,守住月明星稀的静美,细细聆听时光敲打心窗的回响,单纯而平实,安稳而温暖。遇见你,是上天给予我最好的眷顾与恩惠。(一)回忆里,有你。
这是一座“愁”字诗词楼。也许阅遍古往今来的愁会使我们更加开诚开明开朗开心。楚屈原∶愁人兮奈何,愿若今兮无亏。东晋陶渊明∶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陶渊明∶愁人难为辞,遥遥春夜长。唐李白∶借酒浇愁愁更愁,抽刀断水水更流。李白∶五花马,千金裘, 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关于元代画史中的“双松”图像,学界一直以来鲜有论述,本文作者从线索相对较多的元代曹知白《双松图》入手进行研究,认为以“双松”为主的“双树”图像,在图式上体现了元代文人画坛对唐代和北宋画风的承续,可以从独特角度来深入理解元代不同地域、群体和风格的文人画家的创作与交游。
我们今天选摘《杜甫:大唐由盛转衰的记录者》,通过此文,我们可对杜甫这位伟大诗人及他生活的大唐时代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中国作协创研部 选编 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精彩文摘】杜甫:大唐由盛转衰的记录者阿来公元712年。
谁翻乐府凄凉曲,风也萧萧,雨也萧萧,瘦尽灯花又一宵。不知何事萦怀抱,醒也无聊,醉也无聊,梦也何曾到谢桥。古风歌曲是属于有故事、耐听型的歌曲,无论是霸气山河还是唯美缠绵的曲风,透过歌词感受到词曲背后隐藏的一幅画面或一段故事,古风古曲总是给人一种委婉如述的既听感。
元夜琴鼓奏 花街灯如昼欢歌笑语飘上船头被你牵过的手 揽不住永久雨过方知绿肥红瘦欲除相思垢 泪浣春袖船家只道是离人愁你送我的红豆 原来会腐朽可惜从没人告诉我寒江陪烟火 月伴星如昨可你怎么独留我一个人过若你想起我不必抱愧当时承诺太重聚散无常 怨谁错欲除相思垢 泪浣春袖船家只道是离人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