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囟门?宝宝颅骨之间的连接处,有2个骨头缺损区,医学上称为囟门,较大的一个位于头顶,称为前囟,较小的一个位于脑后,称为后囟。前囟出生时较小,以后随着颅骨的生长而增大,宝宝6个月后随着骨化而逐渐变小,大多于宝宝1岁至1岁半时完全闭合。后囟较小,多于出生时或出生后8周内完全闭合。
不知爸爸妈妈们有没有发现婴儿的头顶上有个区域,摸起来比较柔软,如果再仔细观察,还可发现那里能随着心脏的跳动而搏动,这里就是我们常说的囟门。对于“囟门”这词,不少人都会有这样的疑问:都说囟门能反应出孩子的身体状况,这是不是真的?
原创文章,欢迎分享,机构转载请联系作者。文|墨菲前几天,一位妈妈给我说了这样一件事情,坐月子期间闺蜜来看宝宝,看着宝宝可爱就抱起宝宝,看到宝宝的头吃惊道:‘头上不都是骨头吗?这怎么会动?’准备用手摸一下,奶奶看到惊叫“不能摸,摸了将来会变成哑巴”,搞得我闺蜜特别尴尬。
发烧不是疾病,是免疫系统在病原体的剌激下激活身体防御系统的一种表现,升高的体温能够使免疫系统更有效地工作。所以,请把发烧当作朋友,而不是敌人。发烧不是病发烧只是一种症状,不是疾病。宝宝感染病菌后,在病原体的刺激下机体的免疫系统被激活,继而在血液里释放一种热源物质。
自从有了孩子以后,宝宝的成长发育,可谓是让各位爸爸妈妈喜忧相伴了。一般来说,大多数的孩子在 7~8 月龄的时候,就能慢慢地在其他人的帮助下、或者有支撑物的情况下站立一会儿,到了 9~10 月龄时,双腿力量可以支撑身体。
正常小儿的基础体温为36.9℃~37.5℃。一般当体温超过基础体温1℃以上时,可认为发热。其中,低热是指体温波动于38℃左右,高热时体温在39℃以上。连续发热两个星期以上称为长期发热。上述基础体温是指的直肠温度,即从肛门所测得,一般口腔温度较其低0.3℃~0.
婴幼儿头顶的囟门一般在12-18个月闭合,囟门的闭合是反映大脑发育情况的窗口,如果在6个月之前闭合,说明孩子可能小头畸形或脑发育不全,在18个月后仍未闭合就属于太晚了,这样的孩子可能有脑积水、佝偻病和呆小病;囟门的隆起表示颅内压增高,这种孩子可能得了脑膜炎、脑炎和维生素A中毒;囟
近期,儿科就诊患儿明显增多。不少孩子出现发热症状,家长如何应对?南京市第一医院儿科主治医师黄文瑾介绍:“我们用交通灯的“红灯、黄灯、绿灯”来为孩子的表现划分程度。”宝爸宝妈们可以通过孩子们的表现、症状来进行处理;当然,第一时间就诊是最安全稳妥的。
家长们会发现,刚出生的宝宝头顶上有两处软软的,没有骨头的地方,有时候还会跳动...新生儿出生后由于颅骨尚未发育完全,所以骨与骨之间存在缝隙,并在头的顶部和枕后部形成两个没有骨头覆盖的区域,分别称为前囟门和后囟门。
婴儿的头部有柔软的, 有时能看到跳动的地方,医学上称为囟门。人的颅骨是由6块骨头组成的。宝宝出生后,由于颅骨尚未发育完全,所以骨与骨之间的相互衔接处存在着缝隙,并且,在宝宝头的顶部及枕后部形成两个没有骨头覆盖的区域,它们分别被称为前囟门和后囟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