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徐玉芹 济南报道首次观测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首次发现异质结界面高温超导电性……他用一个个重量级科学发现,助力我国量子科学研究跻身世界第一梯队。6月24日,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薛其坤站上了202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领奖台。
首次观测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首次发现异质结界面高温超导电性……他用一个个重量级科学发现,助力我国量子科学研究跻身世界第一梯队。6月24日,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薛其坤站上了202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领奖台。一路奋进,他始终把服务国家作为最高追求。
众人眼中的“网红校长”“7-11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南方科技大学校长薛其坤,又多了一个新身份——巴克利奖首位中国籍获得者。北京时间10月24日,美国物理学会宣布,薛其坤获得2024年度的巴克利奖。
原创 每经记者 每经影视几乎在所有面对普通公众的交流场合时,薛其坤都需要先用“通俗的语言”向人们解释,他和团队的研究是什么。“量子反超霍尔效应”“拓扑绝缘体”“高温超导机理”这些拗口的科学名词,就是薛其坤沉潜探索的量子世界。
来源:【新黄河】6月24日,202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在京揭晓,著名摄影测量与遥感学家李德仁院士和著名物理学家薛其坤院士获得中国科技界崇高荣誉。薛其坤,1962年出生于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他靠着努力与坚持学习知识走出大山,考上了山东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