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TV教育频道记者 宋涵玉青岛广电·教育频道讯在青岛这片生机蓬勃的教育沃土之上,有这样一位教师,在教育一线默默耕耘二十载,用爱与智慧书写着属于自己的教育故事,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教师幸福感,以及如何在平凡中创造不凡。她,就是青岛大学路小学的语文教师、班主任——庄鸿雁。
在人们的印象中,幼师这个职业几乎都是由女性独自担当,男性从事这份职业的凤毛麟角。“那个戴着眼镜,穿着蓝色上衣的就是园长叔叔”。9月6日下午,在小朋友的描述下,记者在临沂河东区第一实验幼儿园见到了刘玉雷——这位在幼儿园的男老师。
来源:【华声在线】教师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份责任。在新化县吉庆镇南山中学,“80后”教师王云真用23年坚守偏远山村教学,来践行自己的初心。她身体残疾,工作后经历五次大型手术,常年与病魔斗争,但心中有爱,心系学生,一下手术台就上讲台。
“孩子们脸上的笑,是减轻病痛的良药”王云真:三尺讲台有“魔力”王云真为学生答疑解惑。 【名片】王云真,1980年出生,2000年进入教师行列,曾获“全国优秀教师”“湖南省最可爱乡村教师”“湖南省实事助学杰出教师奖”“湖南好人”等称号。2023年,获评“湖南省教书育人楷模”。
没有课程安排的时候,王聪就会坐在教室后面的办公桌前,安静地观察着她负责班级里的8位学生。他们也时不时地回头看一眼这位新来的老师。这种“照看”,有一部分是出于职业需要。王聪就职的兰山区特殊教育学校,是一所对智力障碍、孤独症、脑瘫及多重障碍等类型儿童实施免费教育政策的学校。
三尺讲台有“魔力”——新化县吉庆镇南山中学教师王云真的故事王云真(中)在为学生解题。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俊 摄【开栏的话】他们或勇攀科研高峰,或矢志扎根基层,或为山乡孩子筑梦……他们是湖南新时代教师队伍的“代言人”,传递着湖南教育的正能量!
9月10日教师节来临之际,《北京青年报·天天副刊》推出《问卷·第六季》,本季特邀请尹鸿、孟繁华、葛水平、段召旭和袁一丹五位《天天副刊》的老朋友作为问卷“出题人”,值得一提的是,这五位文化名人还拥有一个相同的职业:老师。
在湘中教育沃土上,一位扎根英语课堂28载的杏坛耕耘者广受称赞,她就是湖南邵东市第一届和第二届初中英语名师工作室首席名师姚可平。在教育的长河中,姚可平以匠心守护教育初心,以热爱点亮成长星火。教研活动中姚可平展示英语课堂。
在晨光熹微的窗前,缓缓拉开知识的帷幔,窗棂间光影交错如梦似幻,混沌初开,万物生长。舞动手中的魔杖,在指尖与黑板悠然跃动,世界的轮廓缓缓铺展,河流潺潺,星辰璀璨。岁月无声流淌,静静的编织时光的锦绣画卷,无垠的画布泛起知识的涟漪,悠扬宽广,色彩斑斓。
来源:【孝感日报】全媒体记者佘玥早上6点半,游盼早已来到教室,打开窗户通风,烧好热水,写好当天的课程表和值日表,然后和其他值班老师一起等着学生们到来。直到晚上10点半学生们下晚自习,游盼查完寝后才下班回家休息。
编者按:桃李满天下,九月谢师恩,一支粉笔、一位园丁,三寸方台一世情,高山不移碧水流。老师,以三尺讲台,赠每一位学生以星辰大海,老师于学生的爱,似父爱严峻、似母爱细腻、似友爱无暇,在第37个教师节之际,我们怀着感恩之心,道一句:”辛苦了,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