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玘(1415-1474),桐城桂林方氏。六世方懋(字自勉)第二子,字廷瑞,岁贡生,输粟授文林郎。配张氏升女,有两个儿子:方国、方行。有一女儿,嫁给了黄禄。其后称中二房。廷瑞公身材魁梧,样貌英俊,性格憨厚正直,不奉迎,不屈服于压力。在长兄秉持家政时,廷瑞督耕田地非常尽力。
方氏是一个古老的姓氏。晋代方藏在创修《奉敕方氏谱》的《方氏历代谱牒序》上写道:“自伏羲后六姓,而方氏居其一”。文天祥《方氏谱序》曰:“方氏出于榆罔,榆罔之子曰雷,封于方山,后人因此为氏,比他姓为最先”。
编者语:宋文治艺术研究中心官方微信平台自开设宋玉麟编著的《箑缘——食砚斋主人藏扇随笔》专栏以来,深受广大艺术爱好者和收藏家的喜爱,此前,宋玉麟先生已经出版《箑缘》《墨缘》,《梦缘》是他的“三缘”收山之作。
说起方姓的起源,与许昌的一座山有很大关系。在禹州西20多公里处有一座山,名叫方山。据史料记载,方雷氏因功受封于方山得方姓之后,氏族发展迅速,很快成为强族。先秦时期,方姓人分布于河南一带,默默无闻。直到西汉末年,他们逐渐东迁,在安徽形成望族。唐朝时,便已有方姓人定居海外。
方信孺游栖霞洞题名方信孺(1177—1222年),兴化军(今福建莆田)人,字孚若,号好庵,又号紫帽山人,与刘克庄、陈子华共被誉为“闽之三隽”。初以父荫补番禺县尉,历任萧山丞、淮东随军转运属官。南宋开禧三年(1207年),奉命使金“和议”,数次驳回金人的苛刻要求。
方树梅作者 王春桥 云南大学副教授方树梅(1881—1967年),云南晋宁人。字臞仙,号雪禅,亦号梅居士,晚年号红豆老人,因爱好滇南文献收藏和滇史研究,又自号滇癖。生滇爱滇,尤喜滇云乡邦文献,人称“方古董”。
她是中国最早一批进行现代水墨实验和国画改造的艺术大师,是世人眼里的“女中麒麟”。从艺八十载,她的作品陆续在世界各地展出;走遍大半个世界的她,曾多次摘得艺坛的最高荣誉。却因战乱辗转多地,逃难数十年。面对丈夫的突然离开,和家里8个嗷嗷待哺的孩子,她将如何实现人生的“反转逆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