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国家课程方案,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和个性培养,提高教师的课程意识,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践行“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的办学宗旨,突出办学特色,学校决定充分挖掘和利用学校教师资源,开发校本课程。一、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总体目标1.
2023年5月,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建设与管理的意见》。自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实施以来,全国中小学积极探索,开发了丰富多样的校本课程,但正如《意见》所指出的,校本课程建设“还存在着定位不准确、建设质量参差不齐、管理不到位等问题”。
新京报讯(记者杨菲菲)7月6日,记者获悉,北京市教委就《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建设与管理的意见》发布要求,各区教委和学校要各区明确校本课程管理要求,加强课程开发指导;学校开发校本课程要以多种课程形态服务学生个性化、多样化学习需求,原则上由学生自主选择。
课程是育人育才的重要依托,是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载体,课程质量直接关系教育质量。党的二十大把教育、科技、人才统筹安排,提出教育强国的发展战略,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为进一步加强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近日,华理学区开展劳动教育课程交流活动,共同探索劳动教育校本特色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华理附小以“一米菜园”课程为例,并结合本校创编的劳动教育实施方案,让学生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对劳动的认识更深刻,体验感更强。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徐德明)5月15日,天津市中小学特色校本课程系列展示活动在滨海新区启动,旨在落实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进一步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总结推广天津市各区校本课程建设的典型经验,激发学校课程建设活力,实现课程全面育人、高质量育人。
阳光讯近日,西安市雁塔区长安南路小学的宁红莉、刘光涛、杨俊峰共同写作《校本课程建设之要素、意蕴与路径——基于“长安花语”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论文2024年5月在《光明教育家》首发,全文如下:伴随着日渐深入的课程改革,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逐渐成为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
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明确各中小学在教育行政部门及专业机构的指导下“因校制宜规划学校课程及其实施”,并且明确要求“2023年5月前部署安排,至2027年持续推进”。新学期伊始,对各中小学而言,如何编制符合学校实际的可操作的学校课程实施规划,是迫在眉睫的一项工作。
编者按当课堂关注民俗,当传统对话未来,校本课程正在为全面育人、高质量育人打开更大空间。为进一步坚持立德树人、聚焦核心素养,各地中小学不再满足于标准化教学,而是立足学校特色、结合地域文化、融合时代需求,开发出一系列既有文化根脉又具创新气质的特色课程。
【专家视点】作者:崔允漷(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近年来,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共同支撑起了我国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大厦,有效促进了课程决策的民主化和课程结构的多元化,推动基础教育公平而有质量地发展。
图说:徐汇区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启动大会在位育中学举行新民晚报讯(记者 陆梓华)全区中小学新增500门科学类校本课程,建设50个高规格专用实验室,每所学校均配备“校领导+外聘专家学者”的双科学副校长……未来三年,徐汇区将通过一套全新的科学教育方案,打造全市科学教育高地、STE
阳光讯(记者 张允铎)课题研究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路径,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助推器。10月18日上午,西安市未央区兴丰路小学举行了2023年“丰彩”校本特色课程开题仪式,刘亚妮校长、课题负责人及成员参加本次会议,会议由教导主任张琳主持。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李祺瑶北京将加强中小学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建设与管理。市教委7月6日发布通知,明确学校课程实施方案、校本课程开发方案、每门校本课程纲要均须报区级教育行政部门备案;校本课程修订周期原则上不超过三年。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齐一璇、许文秀 通讯员肖军)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学习素养和创新精神,更好地落实“双减”政策,武汉市第八十一中学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全面发展,培养个性特长”的理念,制定了“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生活,培养学生能力,锻炼学生,发展教师,助力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