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末年,一些知识分子,学习西洋文化,提倡汉字改革,力主汉字改用从左向右的“横行”排版方式。1909年,中国出版了一本名叫巜音韵记号》的书,就是从左向右“横行”排版,此书是当时提倡拼音文字改革的刘世恩写的。
我们现在写一幅毛笔字,也往往效仿古人,从上至下,从右到左写。钱玄同的观点是合理的,还有一个问题不知思友们应该是有体会的,那就是不管用钢笔还是毛笔,从右往左写总是容易蹭到袖子,还要用纸垫上,这很麻烦,而从左往右就避免了这个麻烦,所以说,大家在无形中,也接受了汉字横写。
光绪十八年,由个人出资交厦门五崎顶倍文斋刊印,其中选编的五十五篇汉字和拼音字对照读物都是横刻的,这是中国第一本横排书籍,是中国人编著的第一本拼音著作,也是中国提倡汉字改革、提出拼音化的主张、研制拼音方案、出版拼音读物的开端。
汉字从右到左竖着书写,变成从左至右横着书写的历史只有一百多年。之所以发生这样的改变,是因为近代中国落后挨打,造成民族不自信。再加上“西学东渐”之后,有人急迫地想要将汉字拉丁化,甚至是废除。后来发现废除汉字的事,不可能一蹴而就,于是先行改变了书写行文的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