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最新出版的“梁启超五卷本”第二卷《梁启超:亡命(1898—1903)》,许知远作为2023“书香上海之夏”名家新作系列的嘉宾,昨天出现在上海图书馆东馆阅剧场。讲座时间未到,大厅早早聚集了众多年轻人。从不关心网络评价 2013年,许知远萌发了要写梁启超的念头。
郝蕾醉了:因为,我爸我妈,那个残酷你都不能想象的,真的,你随便问我。如果是其他媒体人,听说到嘉宾想要说更多不为人知的细节时,估计是内心狂喜,因为可以满足观众的窥私欲,但是许知远回复了第一句:我们也差不多了,足够了。
挨骂不少的许知远,最近风评逆转,在大众舆论中,人们对他从偏见变为偏爱。前有许知远被八角笼中王者李景亮打到闭嘴,在舞后谭元元面前贡献芭蕾舞首秀摔了个屁股蹲儿,后有他走进商洛大山,拜访陈年喜,用最质朴的对话接近这位矿工诗人以及其家人。
许知远最近一次被频繁提及,是他把综艺节目《向往的生活》搅得地覆天翻。节目一开始,他就问导演,可不可以游手好闲。“可以,就是会被观众骂。”“无所谓,反正我也不看电视。”选住处时,他不愿跟其他嘉宾住一起,而是另择一处,离群索居。
这小小的机场,慵懒、随性,连行李转盘都更慢些;海风穿堂而过,白鸟在廊柱间盘旋,去寻垃圾桶中的碎屑。“奄美欢迎您”,机场外的广告牌用日语、英语、韩语与中文发出邀请,蓝色海水背景,比这些文字更富诱惑,它浸泡你,冲洗去你所有的烦恼。
【内容】本书作为许知远早期作品,体现了他对我们生活的这个年代的思考和试图与70年代生人建立共鸣的意识。作者生于70年代后期,有人说这个年代出身的是充满物质感的一代,显然这是个武断的结论,每一代人中都会有人积极回应智力的承传,特别是生命力与想像力充沛的青年。
7月20日,纪录片《两岸家书》创作分享会在单向空间·杭州乐堤港店举办。澳门大学人文学院讲席教授王笛,作家、单向空间联合创始人许知远,与总导演洪雷,联合总导演张钊维,哔哩哔哩纪录片内容总监张昊一起探讨如何“用记录对抗遗忘”。
曾几何时,许知远是群嘲的对象。似乎每一个对谈嘉宾:费翔、马东、李诞、俞飞鸿、木村拓哉等,都能成为“照妖镜”,折射出他陈腐、顽固、笨拙、油腻、尴尬、矫情、装X、自以为是的一面。但近一两年,他的风评悄然间逆转了。
高晓松对这个时代是包容和妥协的,从《晓说》到《奇葩说》,完成了质的蜕变。许知远面对俞飞鸿时不安和局促的细枝末节,被镜头一一记录,仔细看完那段采访,深感俞飞鸿情商之高,对各种提问,回答的滴水不漏,连表情管理都十分高级,全方位碾压总想让俞飞鸿放下戒备的许知远,其实在那期《十三邀》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