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戴虹红 通讯员 郑莎图源:视觉中国“最近618大促开始,防蓝光眼镜在打折,听说它可以减缓近视度数加深,我总是对着手机,要不要买一副试试?”杭州徐先生对近期促销的防蓝光眼镜颇为心动。随着电子产品应用普遍流行,为了用眼健康,防蓝光眼镜越来越受到欢迎。蓝光是什么?
央视网消息:防蓝光眼镜和防蓝光的各种电子产品的贴膜可以有效地防止蓝光、保护眼睛吗?其实,普通人完全没有必要使用防蓝光眼镜或贴膜。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副院长、眼科主任魏文斌解释,蓝光是可见光的一部分,蓝光的波长在400纳米到500纳米之间。
进入数字化时代,我们的眼睛每天都要面对电脑、手机和平板等电子设备屏幕,增加了眼部健康受损风险。在此背景下,以保护眼睛、缓解视疲劳为卖点的防蓝光眼镜应运而生。那么,防蓝光眼镜真的能保护我们的眼睛吗?它们是不是商家为了盈利而制造出的“智商税”产品呢?
老李新配了一副眼镜,他在朋友面前高傲地表示:“这是防蓝光的,高科技!”朋友嗤之以鼻:“啊,又是一个让人交‘智商税’的产品!”配戴防蓝光眼镜真是交“智商税”吗?戴防蓝光眼镜究竟是否有必要?读完这篇文章就有答案!什么是蓝光自然光线中能够被人眼识别的为可见光。
2022年我国整体近视率呈低零高发趋势,小学生的近视率为35.6%,初中生的近视率为71.1%,高中生高达80.5%,再加上近几年疫情的原因,户外活动越来越少,孩子们在家盯着平板上网课,导致近视率不断上升。
人通常不会在同一个“伪科学”陷阱中跌倒两次。只有一件事例外——那就是治近视。最近又有个词条上了热搜,“近视眼从800度降到100度的过程”。帖子用看似专业实则扯淡的话术,详细描述了如何通过人体的“视觉恢复闪现”功能,逐步降低度数。
□ 本报记者 解 磊 文/摄“花了几千元给孩子配了副近视防控眼镜,不知道是不是‘智商税’。”北京消费者史女士提到的近视防控眼镜就是近年来在近视防控手段中最容易获得且最方便使用的青少年近视控制产品——离焦眼镜。
来源:科普中国微信公众号 最近微博上有一个热搜话题,“300 元和 3000 元的眼镜到底有没有区别?”大家关心这个话题的原因,可能主要还是担心不合适的配镜会对眼睛造成损伤。先说结论:便宜的眼镜不一定有问题,但是不合理的配镜确实会损伤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