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2月13日消息(记者 庞婷)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十六,都是北京市门头沟区大台街道的千军台村和庄户村最热闹的时候。村民们齐聚一堂,在这里上演国家级非遗文化盛宴——千军台庄户幡会,祈求新的一年平安吉祥、风调雨顺。这场盛会也吸引近千名居民和游客前来感受永定河乡土文化的浓郁气息。
新京报讯(记者周怀宗)在天光一线的峡谷里,偶遇一间小书店,在古韵古色的村落中,和农民一起晒秋,在长城脚下的草坪上,看国潮戏曲与现代音乐的碰撞……中秋假期,在京西门头沟600年古村落爨底下村,村民们举行了多种文化活动,和游客一起观灯赏月,共度假期。
中新网北京11月9日电 (记者 吕少威)京西多古村,沿着蜿蜒的山路深入京西山区腹地,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爨底下村便展现在眼前。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的爨底下村,位于北京门头沟区斋堂镇,历史悠久,因地处京西明代军事隘口“爨里安口”下方而得名。
身披铠甲的“战士”在村口“站岗”,鲜花盛放的盆花在院墙上招展,黝黑的石墙在嫩绿的新芽间矗立,4月29日,门头沟区斋堂镇,600年的爨底下古村落,在经历半年多的修整恢复后,重新开门营业,记者了解到,“五一”期间,景区将举办“五花爨弄”和“诗情画意”两大主题活动,同时,自恢复营业之日起向公众免费开放一年。
京西门头沟,永定河穿过100多公里的沟域,从深山到浅山,冲出峡谷,奔向平原,一路穿过万年前的农耕文明遗址,和千年古道毗邻而行,串联起一个个古老的村庄,把自然的奇趣与文明的遗产融汇一体,留在一个个山村居民的日常生活中。
村史馆古石碾娘娘庙里的银杏树石板爷爷杨守安东瓮桥北京市房山区水峪村地处北京市境西南的深山腹地,是中国传统村落的代表之一。全村面积10平方公里,沿河谷而建,四周环山,为深山区典型的自然村落。水峪村建村已有六百多年历史。
山阴面的积雪还没消融,忽然就立春了。好像一直在忙,救灾、恢复、重建,没来得及喘口气,等到忽然回过神来,新房子已经在眼前了。39岁的魏强做了一桌子菜,招待新房子里的访客,也让自己的节奏稍微停顿一下,休息一两天。
【来源:中国建设报】苇子水村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雁翅镇,因所处地形被称为“九梁八岔”,即九条山梁汇聚于一个山谷,也被誉为“九龙戏金盆”的风水宝地。苇子水村地处太行山脉尾翼,靠近京西山区,背靠群山,面朝由山上的积水汇聚而成的河流,形成“背山面水”的选址格局。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刚刚发布,提出“加强传统梯田保护”,这是“传统梯田”首次亮相一号文件。提到梯田,人们很容易想到浙江、云南、广西那些绝美场景,其实,就在首都北京,也有大面积的传统梯田,景色很美,保护得也很好。北京有一大片传统梯田,就在京西古村落苇子水村后山。
等一场油菜花开,高彦辉用了两年。5月14日,京西深山中,门头沟雁翅镇苇子水村,一层层沿山势而下的石堰,把陡峭的山坡分割成一条条细长的农田,10多个村民散布在这片600年的古旱作梯田上劳动,远远看去,仿佛攀援在山壁上。
12月6日,由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举办的“漫游京郊·非遗里的乡村”推介活动举行。活动现场,市文化和旅游局推出“乡村非遗漫游地图”,向市民游客推介非遗美食、非遗技艺、非遗习俗、非遗展馆四大主题34个乡村的非遗漫游攻略,让广大市民游客深度体验非遗里的京郊乡村之美。
12月6日,由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举办的“漫游京郊·非遗里的乡村”推介活动在延庆区井庄镇柳沟村举行。活动现场,市文化和旅游局推出“乡村非遗漫游地图”,向市民游客推介非遗美食、非遗技艺、非遗习俗、非遗展馆四大主题34个乡村的非遗漫游攻略,让广大市民游客深度体验非遗里的京郊乡村之美。
一车一车的白菜收了回来,堆在村委会的院子里,趁着中午天气好,村民们把大白菜收拾干净,在墙根儿码成整整齐齐的白菜垛,等全部收完了,再分给每一家。11月9日,北京门头沟区斋堂镇柏峪村,收了地里的庄稼,村民们就要开始猫冬了。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赖志凯在黄岭西村建设旅游服务中心,打造5公里林下步道连通爨底下村和柏峪村,建设水景观……北京市门头沟区斋堂镇,多个涉及乡村振兴的“五新斋堂”项目正在进行,该镇通过“以工代赈”方式吸引村民参与乡村建设,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