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语音、机器人拨打,一天外呼成千上万通电话,销售话术、显示号码还可以轻松定制……在这样的“AI外呼系统”加持下,如今的骚扰电话不断“升级”,让人防不胜防。AI外呼系统是怎么做到让骚扰电话无孔不入的?AI外呼电销是否违法、又该如何治理呢?
消费者是否经常接到牙齿种植、贷款理财、房地产中介等营销电话?这些电话每天骚扰不断,当消费者忍无可忍、准备投诉时,结果发现电话那头竟是个机器人。近日,江苏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呼吁通信运营商开发更智能、更精准的骚扰电话识别手段,积极引导科技向善。
今年的中央广播电视总台“3·15”晚会聚焦“共铸诚信 提振消费”主题,关注食品安全、公共安全、金融安全、数字经济等领域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违法行为。其中第七个被曝光的行业乱象是广大消费者不胜其扰的骚扰电话。
中新经纬3月15日电 (李自曼)刚刚,央视3·15晚会曝光了智能机器人帮企业拨打营销电话的乱象。据报道,多家外呼公司利用AI智能机器人,每天拨打成千上万甚至数十万的营销电话,严重干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这不仅是对个人隐私的侵犯,更是对公共秩序的扰乱。
来源:工人日报“您好,咱们这里是首付13万元的精装修花园洋房,距北京市中心车程一个半小时,想邀请您详细了解一下……”今天上午9点,家住北京市昌平区的郭女士接到一通归属地为广东广州的电话,接通后对方便直接开始了房产推介。
“您可算接电话了,这里有一份××保险需要吗……”一听到这样的电话开头,湖南益阳市民刘先生就知道是AI机器人打来的骚扰电话,因为电话那头的话术基本一样,即使被打断对方也会按照固定的模板继续通话。记者注意到,近期遭遇AI语音“轰炸”的人不在少数。
“这里是上海种植牙口腔医院,请问你有没有牙齿方面的需求……”连续几个月来,大量上海市民频繁收到以上述话术开场的骚扰电话。据媒体调查,有企业专门负责广泛拨打电话,“挖掘”出有需求的市民,再将这些市民信息出售给合作的民营口腔诊所,以便进一步营销邀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