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下午,外滩大会AI创新赛·全球Deepfake(深度伪造技术)攻防挑战赛的表演赛拉开序幕,一场生成式AI与Deepfake检测技术的正面交锋引来了不少观众的围观。“一眼假”骗过AI据介绍,表演赛现场分为图像赛道和音视频赛道,各赛道前三名的选手两两PK。
近日“Deepfake”犯罪在韩国引起女性恐慌,中科院女工程师张欣怡表示:经团队同意,已将近期参加在上海举办的外滩大会AI创新赛·全球Deepfake(深度伪造技术)攻防挑战赛的AI模型向全球开源,让所有有需要的人都可以免费使用模型来对抗Deepfake,希望通过技术手段,为每一
来源:【通信信息报社】(图片来源:摄图网)(记者 林碧涓)眼见一定为实?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这个观念正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近日,在微博等公众平台中,#Deepfake#多次冲榜,利用Deepfake工具进行侵权的行为引发公众关注。
“靳东两会建议AI换脸立法”“雷军回应国庆7天被AI雷军骂了8天”……今年两会期间,AI话题频频登上热搜,“AI换脸”引发的风险问题更是受到代表委员的热议。事实上,苦于被AI偷走面孔和声音的,远不止靳东与雷军。
本报记者 袁传玺日前,一条#AI诈骗成功率接近100%#的话题冲上微博热搜。一个AI换脸的视频,让福建某科技公司的法人代表在10分钟内就被骗走了430万元。国外也发生了一起AI相关诈骗,一封附上谷歌CEO视频的邮件,让不少YouTube博主下载了带着危险病毒的文件。
常言道,眼见为实。而在AI时代,这句话可能要打上一个问号。随着内容生成技术的发展成熟,基于深度学习的深度伪造技术愈发让真伪难辨。2019年,英国广播公司推出一部新剧《真相捕捉》,讲述了一群人通过篡改视频、伪造证据的方式,栽赃嫁祸他人,剧中这些做法便是借助深度伪造技术实现的。
Deepfake是一种将个人的声音、面部表情及身体动作拼接合成虚假内容的人工智能技术。主要是将生成式对抗网络的机器学习模型将图片或视频合并叠加到源图片或视频上,借助神经网络技术进行大样本学习从而实现伪造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