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对《平》中一些与历史事实严重不符之处谈点粗浅看法:一、有丑化共产党丑化社会主义制度之疑。笔者认为,任何一位读者在对一部重要历史题材和纪实性很强的小说评论时,一定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无私地谈谈个人见解,否则,就会出现一些人所说的,特别是当年生活在农村或者自己和家人吃过不少苦头的某些人起哄的那样:《平》是一部不亚于我国“四大名著”的作品,《平》是一部世界名著,路遥是建国以来最伟大的作家等等。
在改革开放40年的文学作品中,对青年人影响最大的文学著作是什么?近期由中国青年报社联合“志愿中国”和共青团中央官微发起的大型青年调查显示,路遥的茅盾文学奖作品《平凡的世界》以66.0%的获选率排名第一。
一部好的文学作品,往往能够穿越时间的长河,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依然能够引发读者共鸣,激荡起人们内心深处的波澜,《平凡的世界》就是这样一部作品,它以其恢弘的气势、真实的人物刻画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当代文学史上一座难以逾越的丰碑,正如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这部作品的评价,也从来都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人为之深深感动,视之为精神食粮;
近日,陪孩子去图书馆读书打卡,让我静下心来,走进路遥的世界,重新阅读《平凡的世界》一书,说来也惭愧,大学时期就计划要看这本书,但是总是以这样或那样的理由错过,由于我家祖孙三代的煤矿渊源,让我又一次拾起这本书。
我的案头,经常放着两本书,一本是红楼梦,一本是平凡的世界。读《平凡的世界》,则让人热血沸腾,其传达的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千百年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内涵,对于社会底层的奋斗者而言,无疑起到了非常励志的作用,但是我感觉《平凡的世界》尽管励志,并不适合所有的人读,今天不做名著的解读,只说自己身边真实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