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研究团队日前在英国《自然-通讯》杂志上撰文称,他们发现了世界上已知最古老的陨石撞击坑,这一发现可能会改变对生命起源和地球形成方式的认知。来自澳大利亚科廷大学和西澳大利亚地质调查局的研究团队研究了位于西澳大利亚皮尔巴拉地区一处岩层,发现了35亿年前一次重大陨石撞击的证据。
三十多亿年前,一颗巨大的陨石以超过每秒 10 公里的速度猛烈撞向原始地壳。震耳欲聋的爆炸声响彻大地,巨大的能量在瞬间释放,熔融的岩石如雨点般四处飞溅,形成了一个直径可能超过 100 公里的巨大坑洞。最近的科学发现表明,上述事件可能在地球早期历史中真实上演。
据最新一期《技术物理学》刊发的论文,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一个乡村小镇隐藏着地球上最大的陨石坑,它是由一颗威力比导致恐龙灭绝的陨石大两倍的陨石在4.4亿年前撞击造成的,撞击结构直径达520公里。新南威尔士州里弗里纳地区丹尼利金镇。
澳大利亚研究团队日前在英国《自然-通讯》杂志上撰文称,他们发现了世界上已知最古老的陨石撞击坑,这一发现可能会改变对生命起源和地球形成方式的认知。来自澳大利亚科廷大学和西澳大利亚地质调查局的研究团队研究了位于西澳大利亚皮尔巴拉地区一处岩层,发现了35亿年前一次重大陨石撞击的证据。
如果说星球是这幅画卷的主角,那么小行星和陨石就是点缀,它们并不发光,却一样是宇宙天体系统的一部分。有足够多的证据表明,在80万年前,有一颗直径超过1公里的陨石撞击了地球,然而科学家们却找不到陨石坑在哪,只能拿着几块破碎的陨石苦思冥想。
今天,嫦娥六号探测器圆满完成我国首次月背采样返回任务。成功返回是嫦娥六号旅行的终点,也是科研人员开展相关研究的起点。按计划,回收后的嫦娥六号返回器在完成必要的地面处理工作后,将空运至北京开舱,取出样品容器及搭载物。这个步骤在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举行,主要完成样品解封、分样存储。
原标题:嫦娥五号月壤样品研究成果发表70余项——85.48克月壤揭示奥秘何其多嫦娥六号探测器示意图。资料图片中国科学院科研人员在用月壤样品做实验。新华社记者金立旺摄中国科学院科研人员在用月壤样品做实验。新华社记者金立旺摄“嫦娥石”理想晶体图。
来源:【人民日报】数据来源:国家航天局6月25日14时7分,嫦娥六号返回器携带来自月背的月球样品安全着陆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月球背面采样返回。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7日举行发布会,介绍探月工程嫦娥六号任务有关情况。
央视网消息:2024年6月,我国探月工程嫦娥六号任务顺利完成人类首次从月球背面采样的壮举,带回了1935.3克珍贵样品。嫦娥六号月球样品返回的时候,月壤是封装在特制的、密封的存储罐里带回地球的。现在,将近3个月过去了,这些珍贵的天外来客已经完成了解封。
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文化时间工作室】6月4日7时38分,嫦娥六号上升器携带月球样品自月球背面起飞,3000牛发动机工作约6分钟后,成功将上升器送入预定环月轨道。此前,嫦娥六号顺利完成在月球背面的采样任务。后续,上升器将把样品转移到返回器中,由返回器带回地球。
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6月4日7时38分,嫦娥六号上升器携带月球样品自月球背面起飞,3000牛发动机工作约6分钟后,成功将上升器送入预定环月轨道。此前,嫦娥六号顺利完成在月球背面的采样。6月6日,嫦娥六号完成月球轨道交会对接与在轨样品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