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糖友来说,零食并非完全禁忌,而是需要谨慎选择和适时享用。事实上,适当吃一些零食,反而有助于稳定血糖水平。然而,选择合适的时机和零食种类至关重要。以下这2个时间点吃零食,更有助于血糖控制:1.正餐前30分钟在午餐或晚餐前30分钟吃零食,即吃正餐前先吃点东西垫垫肚子。
春节的零食库存还没清空,办公桌上又堆满了新入手的网红款。每次伸手前,你是否总在“解馋”和“负罪感”之间反复横跳?别焦虑!零食本身无罪,关键要看怎么选、怎么吃。今天我们用科学证据告诉你:零食不仅能满足味蕾,还能成为健康生活的“神助攻”。零食,总是伴随着“不健康”和“罪恶感”。
关于零食,你是否有许多问号?今天,营养师来介绍一个“零食红绿灯”,把爱吃的零食归归类,在安排零食时,可以按照红灯零食不吃,黄灯零食少吃,绿灯零食每天适量吃的原则。这样在购买零食的时候心里就有底了,大家可以吃得开心又健康。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有人说“不行我以后不能再吃零食了”“吃完这包再也不买了”“再买零食我就是‘小狗’”。结果没几天,你就会看见说这些话的人又抱着零食吃了起来。很多人拒绝零食的理由,一般就是觉得零食高油、高糖、高盐,对身体不好。
长见识有意思——点击⬇️下方「链接」如何健康地吃零食?很多人认为零食是垃圾食品,摄入过多会导致肥胖、心血管疾病等问题。其实,你对零食可能还不够了解。选对品类、控制好摄入量并且在对的时间吃,不仅不会对身体造成健康隐患,或许还能有利健康。
随着过年的脚步越来越近,大家的年货是不是也快备齐了?过年做得最多的事就是吃吃喝喝,各式各样的零食一定是年货的重头戏,不仅是孩子们的最爱也是老年朋友打发时间的选择,比如看电视的时候,聊天的时候,嘴里必须吃点零食。
来源:【河北疾控】为深入贯彻落实《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和《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的要求,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在2022年全民营养周期间,策划推出“择‘膳’而行,共话‘食’光”系列营养科普视频,宣传普及科学的营养健康知识,以提高公众的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