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自从华为遭遇美国重拳打压后,不少外企就有了“去中化”的计划。特斯拉,富士康先后行动,将一系列的产能转移,并在越南、印度、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投资建厂,尤其是富士康,还准备将印度建设为富士康新的生产中心。
富士康首次成为“血汗工厂”的故事:2006年6月11日:英国《星期日邮报》发表文章《iPod之城》,称苹果iPod代工厂-富士康深圳龙华厂:工作条件恶劣、工人月收入仅有27英镑、每天工作时间15个小时、与世隔绝的宿舍住着100多名员工。
界面新闻记者 | 方诗琪界面新闻编辑 | 文姝琪9月10日凌晨,苹果秋季发布会即将举行,届时备受关注的iPhone16系列也将面世。半个地球之外的富士康郑州工厂,早在几个月前,就开始为iPhone16的顺利市售忙活了起来。
IT历史连载286-中国台湾之鸿海-富士康在中国建厂的那些事1988年6月6日:鸿海正式进入大陆市场,郭台铭在深圳市宝安西乡租了一个5100平方英尺的厂房,成立了深圳海洋精密电脑接插件厂(海洋厂),生产电脑周边接插件。成为外资(包括港、台资)最早进入中国的个人计算机代工企业。
根据映维网转引彭博社Mark Gurman的Power On时事通讯,苹果VisionProducts Group团队正在开发三类智能眼镜产品,包括平价版Apple Vision、第二代Apple Vision Pro和一款类似Rayban Meta的智能眼镜。
富士康,这个名字几乎和“中国制造”画上了等号。多年来,它在中国大陆的工厂里,组装了全球大部分的iPhone和其他电子产品,养活了数百万工人。但最近几年,情况变了!富士康开始悄悄地、却又坚定地将生产线迁出中国,斥巨资在印度、越南等地建厂。
在3月9日的苹果2022年春季发布会上,苹果对iPhone进行了产品更新,推出了第三代iPhone SE、苍岭绿配色的 iPhone 13 Pro &13 Pro Max 和绿色 iPhone 13 &13 min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