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在四川具身人形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具身科技”)实验室内,一款人形机器人正在进行智能避障、智能感知等仿真实验测试。目前,这款人形机器人的原型机已在实验室研发成功,预计今年年底正式发布。
四川在线记者薛维睿3月11日,记者从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获悉,成都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近日发布最新阶段性成果:全国首个无需人工干预、无需遥控的自主完成跨空间人形机器人任务规划推理执行系统Raydiculous—1正式亮相。
封面新闻记者 赖芳杰未来已来。从“动起来”到真正“用起来”,人形机器人加速跑进量产元年。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具身智能”和“智能机器人”首次出现,成为全网热议话题。成都如何布局人形机器人“造身”“造脑”关键环节?
7月1日,成都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首批人才专家团队正式入驻成都科创生态岛特色楼宇W7。首批“登岛”的10个人才专家团队,主要从事机器人产品机械设计研发、机器人建图算法开发、机器人运动控制功能开发与测试等研究。
走进家门,人形机器人便立刻启动,为你送来拖鞋,再给你送来一杯温水。只需对机器人发出语音指令,它便能迅速采取行动为你服务……谁能想到,这一存在于未来的“科幻场景”,在科技创新的支撑下即将走进现实,走进人们的生活。“可能花费两三万美元就能拥有一台人形机器人!
科技日报讯 (刘侠 记者滕继濮)记者10月13日获悉,在四川成都举行的首届天府人工智能大会上,四川机器人大脑创新中心落地成都高新区。该中心由天府绛溪实验室、成都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等共同组建,是四川省首个自主研发机器人大脑创新中心。
原标题:致力于推动具身智能机器人全产业链发展(引题)四川首个机器人大脑创新中心成立(主题)中工网讯(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李娜)首届天府人工智能大会近日在四川成都高新区举行,两只跑跳自如的“机器狗”引来不少在场嘉宾围观,得益于兼具外界感知、路径规划、自动避障、语音交互等智能特性的机
四川机器人大脑创新中心采取“双中心运营”模式■通过聚集相关领域科技创新与人才资源,以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前沿技术为驱动力,以自主研发机器人大脑产品为核心,支撑具身智能机器人整机的完整产业创新链条成都市人工智能产业基金总规模50亿元,首关10亿元■基金面向全国并优先投资成都本地项目,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