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底,无论是欧洲战场还是太平洋战场,战争形势都已经明朗,法西斯的失败已经是必然。关于日本的“本土决战”计划,想必大家都听说过,但大多数有只限于听说过,了解的细节是十分的少,这篇文章就详细的讲一下“本土决战”计划的前因后果,和在当时影响。
1945年,战火蔓延全球,世界格局摇摇欲坠,彼时,日本帝国,这个曾经不可一世的战争机器,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美军强大的军事力量如泰山压顶,逼近日本本土,叫嚣着要将这个狂妄的国家彻底摧毁,面对如此绝境,日本军部却制定了一个近乎疯狂的计划——“本土决战”,他们试图集结全国之力,进行最后的殊死抵抗,即使付出惨痛的代价,也在所不惜。
虽然当时日军有超过100万部队仍深陷中国战场,但他们依旧有其他更多的精锐部队,用于南方攻略作战。鉴于国民党军孱弱的战斗力,虽然被抽掉了不少老牌师团,但在1942年中国派遣军依旧有能力向重庆政府发动进攻。
二战中日军部队里到处都是十几岁的年轻士兵,他们用稚嫩的小手,提着沉重的步枪在战场的角落里奋力地拼杀着,他们不该成为法西斯战争的牺牲品,并且牺牲没有任何价值,因为这场战争从根源上就是赤裸裸的不义战争、侵略战争!
1945年5月,苏军成功的攻占了柏林,德国宣布投降,这也意味着欧洲战争基本结束,消息传来,日本也是非常震惊的,不过震惊归震惊,日本还没打算立即投降,毕竟一旦投降,意味着所有的一切都没了,还要接受审判,这是日本高层都不愿意看到的,毕竟怕死。
早在3月20日,日军大本营制订了在本土决战的“决号作战准备纲要”,其基本内容是:利用在本土作战的”有利条件“,先以残存的陆海军、航空兵实行特攻作战,力求在海上挫败准备登陆的盟军,尔后将日本本土全部地面兵力,集中于主要方向,实行纵深配置,对上陆的盟军部队进行坚决抵抗,以决战争胜负。
今天是日本投降77周年纪念日,来说说压倒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最后一根稻草——八月风暴。自1944年开始,由于日本在菲律宾海战和莱特湾海战节节失利,损失了大量的海军舰艇和战斗人员,其所谓的“大东亚共荣圈”在美军的蛙跳战术下濒临崩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