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专家解密:告诉你催眠是否真的那么神奇!】核心认识:被催眠者越相信催眠,越希望能够证明催眠行为,就越容易被催眠。被催眠者排斥“轻信”之后,没有了被催眠的动机,就不再对催眠产生反应。简单点说,被催眠者是有想象力的角色扮演者。他们让催眠者的意志取代自己的意志。
我们认为最简单的路往往最困难。我们建立这种负面联系之后,这个人对烟就会产生强烈的反感,以至于身处有烟的环境里就会觉得不舒服,甚至于对抽烟的人产生强烈的反感。这可能会制造他的工作矛盾,这在戒烟之前的生活中都是不存在的。
从今天起,我们推出系列视频,为大家讲解催眠的科学原理、作用、步骤,以及如何识别真正有用的催眠。点击浏览:一般大众对催眠的了解主要来自于影视、文学作品及舞台秀,比如电影《催眠大师》、经典的“人桥实验”,央视曾播出的“催眠动物”节目等等。
今天偶尔翻书,翻到一段文字,作者为艾瑞克森的一位弟子海利,也是策略派家庭治疗的领军人物,他写道:“艾瑞克森可能用一种仪式性的方式诱导恍惚状态的出现,但是,他也可以不提到任何‘催眠’的字眼,而仅仅是透过与来访者交谈就达到诱导恍惚状态的目的。他可以在与一个人讲话时,催眠另外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