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日报/淄博晚报/博览新闻记者 马金海上妙笔丹青秀,齐风浩荡翰墨香。11月10日,由上海人文松江创作研究院、董其昌书画艺术博物馆、淄博市文化馆联合策划举办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董其昌山水画特展淄博巡展”在淄博市文化馆四楼美术展厅开幕。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句出自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卷二》的话,影响着很多人。杜甫的《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中也有诗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在现实中,不少人认为,既然读不了万卷书,那就行万里路吧。
自古至今,读书人都把“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作为一种追求,因为这都能使人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和能力。董其昌是明朝后期大臣,著名的书画家,董其昌小时家里非常贫穷,通过别人资助,考上了秀才,后来又考中进士,担任皇长子,也就是即后来皇帝明光宗朱常洛的讲官。
上海松江书画文脉,绵延千百年,在中国古代书画史上曾出过众多名家,其中,董其昌无疑是明清以来最受瞩目的一位,作为书画史上极具影响力的大师级人物,其有关“文人画”与“南北宗论”书画观点的提出,直接影响了其后四百多年的中国画。
董其昌是明代著名的书画家、鉴藏家、书画理论家,是当时的艺坛领袖。他的艺术集古大成,又自出机杼,在书画创作和理论方面,对同时代和后代的书画艺术都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引领了明清以来几百年中国文人书画的发展。
在海外,伦敦皇家艺术研究院“打造现代主义”,呈现20世纪初德国先驱女性艺术家作品;这是在荷兰首次举办如此规模的克里姆特作品回顾展,展出了克里姆特散落在世界各地的代表性作品,如《朱蒂斯Ⅰ》、《艾米丽·弗洛格》Emilie Flöge和《水蛇II》Water Serpents II等。
来源:【人民日报】中国画《游客参观故宫博物院展览》,作者为王宓、彭华竞。中国画《蜀栈行旅图》(局部),作者为清代袁耀。 美国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藏暑期到来,人们纷纷走出家门,拥抱“诗和远方”。旅行,是画家的写生方式,也是美术创作的重要题材。
对于如何读书与读书的意义我们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的思考,《怎样读书好》一书,把胡适的《怎样读书》、蔡元培的《我的读书经验》、林语堂的《读书的艺术》等三十余篇文章收录其中,让我们看到名家大师对于读书也有着永久的探究与困惑。从中,我又体会到读书的四层意义:认识、实践、缅怀、传承。
闵行人自古爱书。明代名画《曲水园图》描绘了紫冈先生董宜阳踞坐草褥展卷而读的场景,黄浦畔曲水绕村的景致映衬了画中人怀抱贞素、读书自乐的心境。董其昌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千古流传,书法《读书赋》成为后世学习的典范。书承文脉,香漫三冈。
作家贾平凹在自己的散文集《自在独行》里分享过这样一段经历:自己成名之后,慕名而来的朋友络绎不绝,房门每天都会被“敲打如鼓”,而且是“终日”被敲。这种感觉很多人都有过:在取得一定成就后,突然就拥有了“名在天下,友遍四方”的热闹与喧嚣。
闵行人自古爱书。明代名画《曲水园图》描绘了紫冈先生董宜阳踞坐草褥展卷而读的场景,黄浦畔曲水绕村的景致映衬了画中人怀抱贞素、读书自乐的心境。董其昌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千古流传,书法《读书赋》成为后世学习的典范。书承文脉,香漫三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