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有《飞雪漫山村》中鹅毛大雪飞飞扬扬,有动态意味;《山村晴雪图》中雪雾的山村,银装素裹,有静态的美。又有《家乡雪》、《山村瑞雪》表露自己喜逢瑞雪,内心无限喜悦的情感态度;《山林晴雪》、《松雪》在描写大雪压青松、松柏知岁寒而不凋的壮美情调。
8月21日,《游心——方土写生作品展》在可园博物馆第一、二展厅开展。中国国家画院院委、广东省美协名誉主席、广东省中国画学会执行会长方土近年来创作的山水写生精品齐齐亮相,带市民感受“心游天地外,意在有无间”的作者表达。
日前,“西行漫记——岭南画派西南西北作品展”在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馆)开展。西行,是众多中国艺术家在20世纪的一条写生之路,他们通过西南、西北写生获得各自独特的艺术语言和风格创新,岭南画派名家也不例外。
《三峡》陈凝丹《湛江港》赵崇正《清明时节》黄少强■黄珂展9月16日至10月25日,“世纪对话——岭南画派与广东国画研究会的学术论争”馆藏作品展在广东美术馆展出。展览展出岭南画派与广东国画研究会相关代表作品约100件,其中不乏佛山籍名家的画作。
岭南画派是海上画派之后崛起的最成体系,影响最大的一个画派。创始人为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简称"二高一陈"。它是岭南文化至具特色的祖国优秀文化之一,它和粤剧、广东音乐被称为“岭南三秀”,是中国传统国画中的革命派,是中华民族绘画史上的一个重要民族绘画流派。
葡萄牙“每日新闻”网站2月6日文章,原题:岭南画派:中西合璧,古今交融 当我们谈论艺术创新时,也许会想到欧洲印象派。然而,在广东,一个名为岭南画派的中国画流派因其独特的融合东西方画法、融汇古今的风格,成为中国现代艺术发展史上的杰出代表。
中新网广州12月19日电 (记者 许青青)“借道寻法——‘杨之光艺术研究’从出版回归展览的实验场域”展18日在广州岭南画派纪念馆开幕。该展在《杨之光艺术研究》付梓出版之际,将书籍上的“线性呈现”转化为展览的“立体化呈现”。图为展览展出的《一辈子第一回》(草图)吸引参观者。
在《秋鹰》中,他以物寄情,以怒目而视的姿态,反映当时中国人内心对社会不公的态度。特点,它既保留了宋画的一些刻画手法,又保留了岭南画派“二居”的撞水、撞粉的技法,但很显然和“二居”的一些小品式的作品又有非常大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