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年底公司搬迁至武昌区徐东后,住在武汉民族大道附近的王先生每天从东湖绿道骑行上下班。他表示,东湖冲淡了通勤的烦闷,骑行通勤为他节省了不少时间。王先生。图/受访者提供9月3日,王先生告诉九派新闻,去年公司搬到华侨城后,除了暴雨暴雪,他基本上每天都骑着自行车上班。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0月29日讯 10月27日上午,“2024境外驻鄂机构及国际友人绿色骑行活动”在东湖绿道举办,法国、美国、韩国、英国驻武汉总领事馆、境外驻鄂商(协)会、外国专家及留学生代表等300多名中外嘉宾并肩骑行,感受大自然的馈赠和武汉城市生态建设的绿色成果。
在日落之后,去东湖绿道骑行遛弯本是件舒心之事,而一辆辆专业公路自行车从身旁呼啸而过,让步行和慢骑的市民游客避闪不及,形成安全隐患。8月12日,武汉东湖风景区推出骑行新规,对竞速自行车采取限时限速限域管理,半个月过去了,东湖绿道的骑行环境改善了吗?
极目新闻记者 丁晨通讯员 高梦雅炎炎酷暑逐渐消退,即将迎来骑行的好季节。近日,极目新闻记者从武汉东湖绿道获悉,为进一步优化广大游客的游玩体验,满足游客个性化骑行需求,东湖绿道在原有“小红羚”共享单车的基础上,新增投放“小红羚”双人共享单车,游客可两两结对骑行,惬意游览大美东湖。
资料图:骑行爱好者在公园骑行。新京报记者 李木易 摄据报道,近日,武汉市东湖绿道发生一起自行车相撞事件,其中一位车主称其车辆价值10万元。此事涉及赔偿金额和绿道骑行的安全问题,引发多方关注。而这并非一起孤立事件。
近日,有武汉网友发视频称,市民的私人电动自行车被禁止进入东湖绿道景区,而只有租借景区的共享电单车才能通行,引发关注。视频显示,一名女子与东湖绿道某入口的一名保安进行理论,要求对方解释为什么共享电单车可以在景区内骑行,而她自己的电动自行车却不能进入景区。
日落出发、踏夜而行,欣赏城市璀璨夜色,体验运动带来的畅快——“夜骑”,成为武汉今夏最火爆旅游新时尚。连续多日,记者探访发现,东湖绿道、长江大桥、汉口江滩、武昌生态文化长廊、张公堤绿道等“网红”骑行打卡点,迎来众多骑友。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夜骑”相关话题在小红书上总浏览量超2.
越来越多的人喜欢骑行但与此同时不文明骑行带来的矛盾纠纷也时有发生近日上海一中院审理了一起滨江道骑行中发生的碰撞事故一名13岁男生逆向骑行与对面的骑行者相撞导致车辆受损产生近3万元的高价赔偿费用孩子家长却认为“莫名其妙赔这么多,接受不了”事故发生在去年5月,小于在父亲的陪同下于浦东
夜骑成为武汉今夏最火爆的新时尚。在社交媒体上,武汉夜骑路线、东湖夜骑、汉口夜骑和寻找武汉夜骑“搭子”等相关贴文数以万计。其中,东湖绿道是网友推荐的最热门“夜骑”好去处。8月13日晚,在东湖绿道上,骑行爱好者或单独骑行,或三五成群地来回穿梭。
近日,一则“东湖绿道加装减速带”的帖子引发热议,有人拍手称快,认为加装减速带,可以让骑行者速度慢下来,减少人车事故的出现。也有人对东湖绿道减速带的设计产生质疑。武汉东湖绿道应不应该加装减速带?如何安装更合理?长江云新闻记者进行实地探访。
湖北日报见习记者 冯袁玥 实习生 苏雅兰 卢奕涵 通讯员 钟珊助跑、弹跳、起飞、入水……跳水勇士们以千奇百怪的姿势跳进东湖。每年8月的东湖边,最容易产生武汉人的“名场面”。8月10日至11日,东湖磨山的楚城门脚下,一年一度的“跳东湖”又来了。
来源:九派新闻 据长江日报,今年夏天,武汉“夜骑”火爆。九派新闻近日注意到,除东湖绿道、汉口大环线、杨泗港长江大桥、武昌生态文化长廊等地,金银湖环线成了不少骑行爱好者的“夜骑”好去处,骑友纷纷在社媒上分享这条路线。
夜骑,成为武汉今夏最火爆新时尚。连续多日,长江日报记者探访发现,东湖绿道、长江大桥、汉口江滩、武昌生态文化长廊、张公堤绿道等成为骑行热门打卡点,很多武汉人一到晚上就出门了。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夜骑”相关话题在小红书上总浏览量超2.61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