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进国际理解教育课程建设,提升学生的国际理解教育素养与能力,2024年10月31日,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国际理解教育课程组师生赴南岸区广福未来学校开展实地深度实践观摩活动。本次实践观摩活动分为课堂观摩、交流研讨、校园参观环节。
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意见》文件精神要求,加强大学生国际理解教育认知,帮助学生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2023年11月1日,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国际理解教育课程师生前往南坪四海小学校开展校外观摩交流活动。
编者按近年来,上海积极探索新优质学校建设,打造一所所“家门口的好学校”,不挑生源、不聚资源、不以分数排名为教育追求。新优质学校已经成为了上海教育的一张新名片,为普通学校提供了变革路径。面对新时代、新要求,“新优质学校”如何守正创新,追求高质量发展,让好的办学经验辐射更多学校?
全文长 5400 字,阅读大约需要 7 分钟本文为西安外国语学校校长吕菲在“第五届全国中等日语教学研究会年会”上的发言尊敬的来宾:大家好!很高兴在西安与大家见面,也非常荣幸能借此机会与大家探讨中国教育,交流教育领域我们关注的话题。
中国甘肃网10月23日讯(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 刘姗)10月23日,由甘肃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主办、甘肃省中小学百校结好协作体协办,西北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承办的“观世界·悦成长”国际理解教育主题活动启动仪式,在西北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举行。
来源:中国日报网 近日,陕西省教育厅公布了“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试点学校名单,西安经开第一小学成功入选。一直以来,西安经开一小秉承“科研立校、学科强校、特色发展”的办学理念,将国际理解教育纳入素质教育体系,形成了“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的特色发展格局。
第二章 国际理解教育与中小学教育国际化 一、国际理解教育的发展历程与主要内容 21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加剧,一方面不同国家、民族与区域之间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另一方面不同国家、民族与区域之间的经济、政治与文化矛盾也日益凸显,甚至造成局部地区的动荡。
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视域下,国际理解教育是促进中外人文交流的重要载体之一。基于国际化学校的办学目标,培养学生适应世界多元文化的能力,构建符合学校特色的国际理解教育课程体系,是国际化学校办学的应有之义。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唐天琪 通讯员谷晏、朱晓琳)聆听秋天的声音、拾捡秋天的落叶……近日,在武汉市汉阳区玫瑰园小学的国际理解教育课堂上,课程教师围绕“Season and nature”这一主题带领孩子们漫步校园,指导孩子们用不同形状的树叶制作拓印画,体会中国传统印刷术,探
本报讯(记者 刘淼)记者近日从青岛市教育局获悉,《青岛市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将把改革创新理念贯穿到教育教学各领域,着力推进课程品质、教学研究、学生素养、教学管理、教学评价、改革保障六大行动,努力在教研体系、特色课程等方面培育新优势,是未来3年青
视频制作|禅城融媒记者陈婉莹、黎奥7月9日下午,佛科实验小学报告厅里音乐声与掌声不断。学校六年级毕业典礼在这里举行。演出中,毕业生们带来节目《青花瓷》将长笛、古筝、舞蹈和书法融合起来,或表演情景剧《亲爱的朋友》......精彩的节目引得家长老师纷纷拍照,记录孩子们的美好瞬间。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10月14日讯 14日上午,青岛市教育局举行基础教育有关工作媒体通气会。会上介绍了《青岛市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的有关情况。
“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战略高度,对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作了全面系统深入阐述,为坚定文化自信自强,更好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扎实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大众网记者 李霞 曲顺 青岛报道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教育改革创新,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全面推进教育强市建设,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提升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为青岛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提供有力支撑,1月22日,青岛市教育局印发《2025年全市教育工作要点》,全文如下。
2025年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10所,提供学位1.3万个,提高普通高中学位比例,加快衡山路中学建设……2月7日,2025年全区教育和体育工作会议召开,总结2024年新区教育体育发展成效和经验,安排部署2025年及今后一段时期的重点工作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