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台海网台海网5月21日讯 根据厦门市集美区城市管理局近日发布的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厦集城管罚〔2024〕1035号)显示,因未按规定投放可回收物性质,依据《厦门经济特区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使行政处罚权规定》第五条第(一)项及《厦门经济特区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第四十五条之规定
来源:台海网台海网11月11日讯 根据湖里区应急管理局近日发布的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厦)应急罚湖(2024)1号〕显示,因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三十九条第二款的规定,在小东山社82号使用片状氢氧化钠,未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一百零一条
来源:【厦门日报】昨日,2023年省、市重点项目——杏林湾生态环境整治提升一期工程正式开工,施工总工期为28个月。 杏林湾生态环境整治提升,将进一步改善杏林湾的水生态、水环境。图为园博苑体育岛一带景观。
人民网厦门7月16日电 “去年投诉同比下降25.48%”“今年上半年,双平台环保诉求2425件,同比继续下降”……15日,厦门市生态环境局执法支队提供的有关数据显示,该市涉环境投诉逐年下降明显,优良的生态环境质量切实增强市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习近平同志在厦门工作期间,就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工作,提出一系列要求。近年来,厦门始终遵循“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理念,一体化推进各类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项目,不断构建“从山顶到海洋”的保护治理大格局,描绘出一幅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导海湾型城市生态保护修复的壮丽图景。
2020年8月14日上午,市政环科公司在市重点工程--前埔污水处理厂三期扩建工程工地现场召开“勇担重任、争先进位、大干150天”重点工程项目誓师大会,公司各重点工程项目负责人及设计、施工、监理及代建等代表共150余人参加。
记者从厦门市政集团了解到,目前,我市已投入使用5座垃圾焚烧发电厂,正在加快建设的东部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三期项目,预计将于明年年底投用,届时,全市垃圾焚烧年发电量将达到7.22亿度,可满足约20万户居民一年的用电需求。
2月27日,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何伯星接受厦门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新年度,全市生态环境系统将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强烈的使命担当,深化拓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厦门实践”,接续开展减污降碳、改革创新、服务发展、铁军建设“四个对标年”活动,加快建设美丽中国样板城市,努力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奋勇争先,确保厦门市生态环境质量始终保持全国前列,确保“十四五”生态环保规划圆满收官,确保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在全国走前头、作示范。
据厦门日报报道 昨日,市长黄文辉深入同安区,调研水环境治理提升工作,协调解决有关问题,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落实市委“六个坚定不移”部署要求,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人民网厦门12月15日电 (记者张萌)15日,第四届海峡城市环境论坛在厦门开幕。当天,2023年海峡环境科技成果对接会同步举行,该活动以“深化两岸绿色发展交流合作 促进两岸环境科技成果转化”为主题,邀请了两岸专家、企业等发布生态环保最新科研成果,促进两岸产学研机构交流合作。
纳路环保项目效果图记者昨日从厦门市建设局获悉,今年1月-10月,厦门市507个市重点项目建设持续加速推进。产业类项目方面,多个重要项目开工建设。其中,10月30日,纳路环保项目开工建设。该项目位于集美区,总投资约1亿元。项目建成后将提高环保设备的制造产能。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作为全国首批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城市,福建省厦门市近年来摸索出了一套减污降碳协同创新的“厦门模式”。
(点击图片,查看视频)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作为全国首批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城市,福建省厦门市近年来聚焦城乡建设、交通运输等重点领域,加快推进绿色低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