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0月29日电 题:人工智能,高校“人人皆学”?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杨湛菲、赵旭、朱涵今年秋季学期起,全国多所高校面向本科生开设人工智能通识课,北京宣布市属公办本科高校人工智能通识课全覆盖,天津则面向全市高校全面开放首批3门市级人工智能通识课。
新华社北京9月13日电 题:当前中国人工智能发展新观察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拥有全球顶尖的人工智能专家,每年相关专业毕业生超过450万;政策支持和经费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人工智能技术采用率持续提高;5G移动通信技术、设备及应用创新全球领先,提供厚实的基础设施土壤作支撑……人工智能是
近日,一款名为ChatGPT的聊天机器人程序火爆出圈。它不仅能与人流畅对话,还能完成写论文、写诗、作曲、翻译等各种具体任务,引发各界极大关注。新华访谈专访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孙茂松。孙茂松认为人工智能的作用本质上还是启发和帮助人类,预计未来几十年内不会改变。
新华社上海7月6日电 题:大模型、人形机器人、自动驾驶……世界人工智能大会透露AI发展新趋势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董雪、周琳、龚雯大模型深度赋能千行百业,二十余款人形机器人集中亮相,自动驾驶商业化落地提速……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人们深刻感受到智能变革带来的浪潮。
新华社天津6月24日电 题:人工智能要在赋能实体经济上出实招新华社记者吴黎明、尹思源选择好出发地和目的地,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一键起飞;仿生机器人能歌善舞,还能完成特殊地形探索、救援、高危作业……在2024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现场,众多全球智能科技领域最新成果表明,互联网、大数据、人
新华社大连6月27日电 题:夏季达沃斯论坛:透视人工智能发展新趋势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任军、邹明仲、李明辉以人工智能(AI)为主题的分论坛密集展开,每场论坛座无虚席,嘉宾休息时仍在讨论AI……在世界经济论坛第十五届新领军者年会(夏季达沃斯论坛)上,AI无疑是最热门的话题之一。
新华社南宁2月24日电 题:“人工智能+”催生行业新变——中西部多地走访见闻新华社记者农冠斌、吴燕霞、谢奔钢铁厂的转炉被装上“火眼金睛”、医院的AI助手开始“履职”、车间的AI“质检员”实现精准质量把控……记者近日在中西部多地走访发现,以“人工智能+”为引擎的产业变革正加速推进,
新华社哈尔滨8月23日电 题:人工智能从“实验室”走向市场,还要答好几道题?新华社记者杨思琪、杨轩、沈易瑾2024太阳岛企业家年会22日至24日于哈尔滨举办,其中的“人工智能赋能高质量发展论坛”发布了人工智能十大成果。
新华社南京4月14日电 题:在海量应用场景中“拔节生长”——从人工智能发展前沿看中国科技新动力新华社记者胡喆4月13日至14日,第十三届“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颁奖典礼暨2023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年会在苏州举行,展示了我国人工智能的发展前沿。
新华社北京9月30日电 题:AI智能体走热,将如何改变生活?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舒静、宋晨、吴文诩学会搭建使用AI智能体后,自媒体运营者小米感觉就像多招了一名24小时给自己打工的“文案设计师”,1分钟就能生成10个爆款标题,“省心多了”。
新华社北京12月21日电 题:走好AI时代这三步——更“好用”、防“滥用”、求“善用”新华社记者从自主学习“进化”到模拟真实世界,2024年人工智能(AI)正在开启“裂变式”发展之路。业内最新预测认为,人类数据的增加速度开始跟不上AI的发展需要了。
中国网3月3日讯(记者 李智)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即将召开之际,中国网记者日前采访了全国政协委员、奇安信董事长齐向东。齐向东所从事的工作与互联网安全及人工智能有关,他上会带来的提案也与此相关。
图文生成、办公辅助、知识检索,人工智能越来越多的走进我们的工作生活。在消费领域的火热引发了人们对于人工智能技术在产业领域应用的关注。跟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新华访谈专访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首席战略官王翔,探究人工智能大模型在工业领域的应用与思考。
新华社北京3月11日电 3月10日,《新华每日电讯》发表题为《推动人工智能从“通用”向“专用”转变——姚劲波代表:人工智能与家政行业结合,助力应对老龄化社会》的报道。“数字经济正在激发新一轮的产业革命,而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正成为推动这一变革的强劲引擎。
新华社南京12月6日电(记者沈汝发)6日,2023世界智能制造大会在南京开幕。本次大会聚焦“智改数转网联、数实融合创新”主题,来自全球10个国家和地区的390多家展商参展,其中世界500强和行业代表企业超过40家,展示智能制造领域最新成果、前沿技术和高端产品。
新华社北京3月11日电 3月10日,《新华每日电讯》发表题为《扬技术之利抑技术之弊 让教育拥抱人工智能——倪闽景委员:基于人工智能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创造力实践能力》的报道。随着AI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在教育领域,AI正逐步改变传统的教与学模式,引领创新探索不断涌现。
据新华社北京2月14日电 近日,AIGC——即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再一次引发公众关注:一款名为ChatGPT的聊天机器人程序在社交媒体上不断刷屏。写论文、生成文案、作画、作曲……“新华视点”记者调研发现,人工智能技术正加速发展,开展智慧含量明显增高的创造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