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从地铁上下来,都感觉耳朵很不舒服。”近日,武汉市民王女士向长江云新闻反映,武汉地铁11号线在运行时,坐在地铁车厢里,感觉有很大的噪音。“跟坐在身边的人讲话,都听不见,得用喊的。”武汉地铁11号线车厢内的噪音状况究竟如何?是否真的如王女士所说那般严重?
来源:【人民网】人民网广州5月26日电 (周睿)据佛山市人民政府官网消息,广佛协同立法的首个成果——《佛山市城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经广东省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批准通过,自2023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
10月7日,国庆假期即将结束,成都市民纷纷踏上返程之路。然而在这个时候,一些不文明行为的出现却给返程旅途带来些许不快。有市民反映,在返程高峰期间,部分市民在公共交通工具上大声喧哗,抢占座位等行为屡见不鲜。这些行为不仅影响了其他乘客的出行体验,也对城市的文明形象造成了损害。
近日,有网友称,自己去江苏南京旅游,在地铁上因手机外放而收到“罚单”,引发关注。5日,南京地铁回应上游新闻记者称,属实,车厢内有稽查人员进行巡逻。视频发布者“小黑晗是我”在视频中称,自己在南京上了地铁后,没来得及带耳机,手机声音外放,于是收到一张告知单,并在单子上签了字。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聂映荣 实习生 尹海婷乘客搭乘地铁时,禁止使用电子设备时外放声音;禁止携带电动滑板车、电动平衡车等物品进入;拒不接受安全检查或者携带危险品的乘客,安全检查人员应当拒绝其进站……日前,新版《长沙市轨道交通乘客守则》(以下简称《乘客守则》)正式发布实施。
潮新闻客户端 执笔 姜晓蓉 谢甜泉进入地铁或高铁车厢,电子设备声音不能外放,说话要压低声音……这样的“静音车厢”,你期待吗?日前,苏州轨道交通5号线试点推行静音车厢,引发不少网友讨论。和静音车厢同步上线的,还有两个静音地铁车站。
7月11日早上,有网友发帖称,地铁3号线运行到曹杨路突然停车,乘客尖叫着下了车。有网友称,有人在车厢上乱窜、大喊大叫导致地铁停车。上海市公安局城市轨道和公交总队官方微博通报,2024年7月11日10时许,轨交警方接报警称:有一名醉酒男子在轨交3号线车厢内大声喊叫、来回奔跑。
央视网消息(实习记者/夏祎琳 视频/王卓婕):说到公共交通中的不文明行为,很多旅客苦不堪言:“整个旅途中都在大吵大闹。”“在地铁上外放手机声音,非常影响心情。”“在火车上有人强行与我换座位。”……这些列车上的不文明行为属于失信行为吗?如何制止?
文/图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罗清峣 实习生 董宣辰 郑玟 李煦晴在广州,相信很多人乘地铁时遇到过有人看视频外放声音。下个月起,这种行为将被禁止。近日,“广州交通”公众号发布消息称,新修订的《广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于2024年1月1日起施行。
近日#南京地铁回应乘客因手机外放收罚单#冲上热搜,引发网友热议网友“小黑晗是我”称自己去江苏南京旅游上了地铁后,没来得及戴耳机手机声音外放于是收到一张告知单并在单子上签了字“保安小姐姐从我旁边走过去快走到另一节车厢又走回来,给我开张‘罚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