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乡村振兴】中国乡村振兴全媒体王起自2023年贵州省榕江县的“村超”赛事火爆出圈以来,它不仅让球场上的比赛成为了众人关注的焦点,还让场外的民族文化展示焕发了新的活力。摆贝村,这个位于兴华乡北部的苗寨,以其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而闻名。
来源:天眼新闻 “抓好村超外溢的这波红利,把我们摆贝苗寨的村寨建设搞上去!”近日,当记者在榕江县兴华乡摆贝苗寨开展田野调查时,对驻村第一书记罗丽萍的一番肺腑之言留下了深刻印象。摆贝苗寨,是一个离县城52.8公里的传统自然村落。全村共有441户2206人.苗族占99.99%。
“祝福祖国,生日快乐!”10月2日晚上9时许,随着祝福声响起,位于梵净山脚下的江口县太平乡梵净山寨沙侗寨广场上的篝火被点燃,侗家人的“哆嘢”团结篝火晚会开始。来自天南海北的游客牵起手,踩着节拍围着篝火跳舞,尽情享受欢乐时光。
新华社贵阳5月28日电(记者周宣妮、罗羽、吴思)回忆起27日晚上与国际足球巨星卡卡的见面,89岁高龄的“村超爷爷”杨老赶难掩激动的神色,“我们在球场边见到了卡卡,并且准备了一套礼物送给他,包括摆贝的苗族蜡染围巾和外套。”杨老赶说。
黔东南州榕江县摆贝村,一个地处月亮山腹地的古老村落,清晨日暮时分,从远处望去,仿佛“藏在云端上的村子”。随着“村超”火爆出圈,“云端上”的摆贝村通过“云端”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摆贝有天然的云海风光、蜡染非遗苗族文化、丰富的民族风情,这些都是我们的优势和特色。
苗族服饰被誉为穿在身上的“史书”靠世代口传身授将流传千年的故事融进服饰文化当中一针一线绣进衣冠服饰世代“穿”承,永不忘怀然而在贵州省黔东南州雷山县也蒙村藏着一件独特而神秘的服饰——百鸟衣它承载着苗族悠久的历史文化散发着迷人的魅力“也蒙”是苗语音译意为“这条山岭适合居住的地方”也蒙
11月6日,黔东南州摄影家协会、榕江县摄影家协会,在榕江县摆贝苗寨开展文艺助推乡村振兴摄影采风活动。此次活动旨在通过摄影家的镜头,捕捉苗寨的自然风光、民俗风情与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为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来源:新华网新华社贵阳1月6日电 题:壮大的“村超” 红火的乡村冬日暖阳下,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大利侗寨,一片繁忙景象。不少村民正忙着翻修房子,为伴随“村超”而来的旅游旺季做好准备。大利侗寨坐卧在绿水青山间,有数百年历史,被列入中国第一批传统村落名录。
贵州省榕江县兴华乡摆贝苗寨。 王炳真 摄在贵州省榕江县兴华乡摆贝苗寨,妇女盛装打扮准备去参加鼓藏节活动。 王炳真 摄 在贵州省榕江县兴华乡摆贝苗寨,妇女在鼓藏节活动上拍摄留念。 王炳真 摄 在贵州省榕江县兴华乡摆贝苗寨,苗族妇女前去参加鼓藏节活动。
每逢周末傍晚,贵州省黔东南州榕江县城北新区足球场上就人山人海,座无虚席。自5月13日榕江(三宝侗寨)和美乡村足球超级联赛开幕以来,一个个精彩的进球、一份份接地气的当地美食、一场场神秘古朴的非遗展演,让“村超”火爆出圈、火遍全网、火出国门。
11月24日,穿着盛装的群众在摆贝苗寨苗年活动中吃年饭。新华社发(王炳真 摄)当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摆贝苗寨迎来一年一度的苗年。当地苗族同胞身着节日盛装载歌载舞,欢庆佳节。11月24日,苗族群众在摆贝苗寨苗年活动上跳芦笙舞。
来源:经济日报 在贵州榕江的广袤乡村大地上,一种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商业形态——流动集市正悄然兴起。“从来没有这么多客人来我们这里。”兴华水族乡摆贝苗寨村民潘发勇这样感叹。每到流动集市开集的日子,周边村庄的村民便如同奔赴一场盛大的节日庆典,早早地开始准备。
↑12月23日,在贵州省榕江县兴华乡摆贝苗寨,人们参加鼓藏节活动。当日,贵州省榕江县兴华乡摆贝苗寨的苗族同胞吹芦笙、跳芦笙舞,载歌载舞欢庆鼓藏节。鼓藏节是苗族传统节日,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