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央视“3·15晚会”曝光部分借款平台乱象后,不少消费者反映在其他平台也遭遇了类似困境。其中,马上消费金融旗下的产品安逸花因其借款利率不透明、强制或隐形开通的会员服务以及涉嫌违规的催收行为,引发了多名用户的不满。仅黑猫投诉平台,就有25498条关于安逸花的投诉。
本篇文章从以绝对优势位居行业榜首的安逸花App出发,从行业分析、竞品分析、用户价值分析、商业价值分析、产品迭代分析、产品结构分析、运营路径分析及未来展望八个方面对安逸花进行了全方位战略解析。推荐对消费金融感兴趣的同学阅读。
“预备,跑!”6月19日上午,在马上消费旗下安逸花第二届用户开放日的活动现场,随着清脆的发令声响,参与者冲出起跑线,尽管当天重庆下着小雨,但丝毫没有影响参与者的运动热情。自2015年上线以来,安逸花已经与用户相互扶持、相伴同行了9年。
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构成,居民消费在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背景下扮演着越发重要的角色,行业专家也对此表示,“用改革的举措、创新的办法促进消费和有效投资,多举措、多维度激活乡村消费,依然存在较大潜力”。
近日,央行要求借贷利率“明码标价”,注明实际年化利率,引发网友热议。3月31日,央行发布今年第3号公告,指出所有从事贷款业务的机构,在网站、移动端应用程序、宣传海报等渠道进行营销时,应当以明显的方式向借款人展示年化利率,并在签订贷款合同时载明。
不法分子通过互联网发布贷款信息,号称“低利息、无抵押、免担保、高额度、快放款”,以此吸引借款人。二、不法分子在与借款人取得联系后,让借款人提供个人有关信息开展“资质审核”,以示“正规”获取借款人的信任。三、不法分子利用借款人急于用钱的心理,以“交纳服务费、制造流水、资质包装费、工本费、收取保证金、激活费”等由头先收取各种费用。
3·15消费警示系列之2往期回顾:14期深圳消费口碑榜单盘点83个热点,这些“坑”不得不防直通消费曝光台:南都消费者权益保护平台金融行业具有严监管属性。对于2010年以来逐渐兴起的互联网消费金融,监管方面对行业的规范也正在加强。
《通报》指出,马上消费金融公司存在营销宣传夸大误导、产品定价管理不规范、学生贷款管理不规范、合作商管控不严、联合贷款管理不到位、不合规催收、消费者权益保护体制机制不完善共七大问题,违反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指导意见》《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等权益。
受疫情影响收入缩紧一些市民面对房贷、车贷、信用卡欠款等压力时贷款无疑是一个好办法但是一些急于用钱的市民由于没有仔细辨别而落入诈骗分子精心设计的陷阱中贷款不成反而越贷越“穷”近期,随着企业陆续复工复产,部分中小企业和个体商户对资金需求迫切,各种“贷款类”诈骗又换了新形态伸出黑手。
6月15日,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发布通报称,马上消费金融公司存在营销宣传夸大误导、产品定价管理不规范、学生贷款管理不规范、合作商管控不严、联合贷款管理不到位、不合规催收、消费者权益保护体制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侵害了消费者相关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