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2月14日消息(记者 黄昂瑾)“AI换脸”对于不少互联网用户来说并不陌生,仅需上传照片,就能在线体验百变换装、性别转换,乃至预测和伴侣未来孩子的长相。分享这类“换脸”后的图片或视频,成为一种亲友间的线上社交娱乐。
观众在二〇二三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上体验讯飞星火认知大模型。 新华社记者 王全超摄配音、写作、绘画、知识科普、心理咨询……随着“本领”的不断提高,生成式人工智能(AI)正快速走进人们的生活,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
蛇年伊始,国产人工智能大模型DeepSeek成为话题焦点。计划假期旅行、定制年夜饭、优化返程路线……AI搜索给这个春节增添了不少便利。但同时,一些打着“AI工具保姆级实用教程”“如何用AI变现”等旗号的付费网课在社交平台上捷足先登,甚至宣称“不学就掉队”。AI搜索需要付费学吗?
要说近段时间的热议话题,AI(人工智能)绝对是当之无愧的榜首。从Deepseek到Manus等人工智能体不断更新,让AI经济这片蓝海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市场很快就嗅到了信号:AI助手、AI数字人、AI伴侣等相关产品纷纷涌现,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也得到满足。
她发来一张朋友圈AI课程的截图,以及一张知识星球大V关于AI课程的收入图,感慨到:“看来我们误会了这个世界的信息差有多大,原来AI变现通路可以这样,有很多UP主在分享,只要收集起别人的案例也确实可以开门课了。”
随着高考落幕一个新“商机”应运而生“填报志愿一键搞定”“AI智能选专业”……不少高考志愿填报系统推出AI填志愿服务收费价格从几十元到上千元不等尽管每个软件都吹自己能精准填报,但记者实际体验发现几乎都是噱头,“AI填报志愿”并不靠谱。AI志愿“神器”大量出现“选择高考志愿真难啊。
人工智能公司小冰上线首批明星网红数字克隆人,内测用户以每月6元的价格可与网红AI克隆人互动聊天;元宇宙、大模型等板块火热让数字人产业不断升温、技术迭代的同时,曾经被认为是大企业、电视台等专属的数字人,如今正在以不同形式一步步走近普通大众。